正文复制
在公司2022年工作会议暨三届三次职代会上的报告(摘要) 中国中铁总裁
一、关于2024年的主要工作
2021年是中国中铁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公司立足“两个一百年” 历史交汇点,隆重庆祝建X100周年,全面开启“十四五”新征程。一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波折反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诸多风险挑战交织的复杂局面, 全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资委工作要求,深入实施“123456”工作策略,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圆满完成各项年度目标,在大庆之年、开局之年向X和国家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据统计,全年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完成新签合同额27293.2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营业收入10468亿元,同比增长7.4%,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30 万中铁人一朝圆梦;实现利润总额378亿元、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 和10.5%。世界500强排名由第50位大幅跃升至第35位。在中央企业年度业绩考核中实现“8连A”。
2021年,…………乘坐京张高铁考察了中国中铁承建的太子城站、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考察川藏铁路拉林段时,检阅了中国中铁自主设计制造的国产首台高原高寒大直径硬岩掘进机“雪域先锋号”模型, 勉励我们要“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建设好这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视频连线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点赞中国中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在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亲切接见了全国优秀共产X员、中铁工业王中美同志在首届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表彰大会上,…………亲切接见了全国应急救援先进个人、中铁二局李影平同志。…………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嘱托,令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这是对中国中铁的最大肯定、最大鼓励和最大褒奖。
(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在践行交通强国战略中勇当先锋。围绕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主动发力,建成一大批重点项目。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建成通车,武汉青山长江大桥、赤壁长江公路大桥两座世界级大桥通车运营,京哈高铁、赣深高铁、张吉怀高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青岛地铁1号线、芜湖地铁1号线、那拉高速、遵余高速等重大交通工程建成投运,奋战十四载的大瑞铁路秀岭隧道、大坡岭隧道顺利贯通,世纪工程川藏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勇打头阵:全面对接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央地合作,在京津冀中标1881亿元,在长江经济带中标25亿元,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标2482亿元,在长三角区域中标4068亿元,在川渝经济圈中标2218 亿元。高水平建成北京冬奥会“三场一村”;中俄东线南段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北京丰台站、深中通道等带动区域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承揽雄安新区项目165.6亿元,京雄高速、雄安地铁R1线、雄安容东片区安置房项目顺利推进。
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勇于担当。在河北、陕西抗疫,在河南、山西抗洪,在云南、青海抗震救灾,以及在东南沿海台风抢险救灾等重大考验面前挺身而出、奋勇作为,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二局昆明队被授予“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强化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投入6000万元援建3个教育帮扶项目, 中铁一局工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中铁三局刘小营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充分展现央企担当。
(二) 坚持经营龙头地位,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业务板块结构不断优化。全年承揽百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额达3578亿元。铁路市场保持领先,新签合同额4335.7亿元,同比增长22%,在铁路大中型市场占比46.6%;房建市场高歌猛进,完成新签合同额7924.2亿元,同比增长29.8%; 市政、公路、城轨市场迎难而上,分别完成新签合同额4162.0亿元、2952.6亿元和1492.7亿元;新兴领域积极拓展.港口与航道市场同比增长76.9%,机场工程市场同比增长54.6%。
市场经营效能持续提升。加强高端对接,考核经营自揽,推动工程局和投资公司协同发力。西部、华东区域总部全年新签合同额超4000亿元;晋鲁豫区域总部新签合同额3955.2亿元,超额完成41.3%;西南、中南、北方、京津冀区域总部圆满完成目标任务。中铁四局、中铁建工、中铁一局新签合同额突破2000 亿元。在川藏铁路累计中标866亿元,占已招标总额的39.3%,承担的设计和施工任务量最多;中标渝昆高铁、重庆地铁15号线、广州白云机场三期T3枢纽、河南5新基建通信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
投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审慎优选项目、合理控制投资规模,全年完成投资额2544亿元,完成投资回款886亿元。通过投资储备施工任务3800亿元,带动金融、设计、装备制造任务678亿元,中标天津地铁2线、沧州中心城区城市更新、长春博览城、山东龙山国际创新城等投资项目。房地产业务克服重重困难, 实现销售额692亿元;矿产资源业务实现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52.9%,强化运营业务管控.整合中国中铁高速公路运营业务,推进投资业务专业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三)聚焦源头强本固基,运行管控成效日益显现。
推进生产体系高效运转。狠抓项目履约管理,召开项目管理提升会,专题研究效益提升工作,探索推行大商务管理,加快健全项目导向型的管理体制机制。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扎实推动施工生产,有效应对大宗材料涨价,全年两级物资集采3628亿元,较好保障了供应链稳定;加强资金集中与内部调剂,全年资金集中度81%,有力降低了财务费用;强化现金流支撑,18家工程局超2000 个项目开始推行项目骨干人员业绩与薪酬考核挂钩机制,超3000个项目实施了现金流自平衡管理。中铁四局、中铁一局营收超千亿元,中铁建工营收930亿元, 中铁二局、中铁三局、中铁五局营收超600亿元;中铁城投、中铁资源、中铁开投、中铁四局净利润超20亿兀,中铁工业、中铁一局、电气化局、发展投资、中铁三局、中铁七局净利润超10亿元。
强化薄弱环节监督管理。深刻吸取安全生产事故教训,不断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开展“大反思、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发布《中国中铁铁腕治安全硬十条》。不断加强成本管理,开展“四违规”“四超额”整治专项行动、项目成本管理调研检查、亏损项目违规违纪与履职不力问题专项治理、“2030”专项审计等一系列针对项目效益流失问题的专项工作,有力促进降本增效。
持续深化治亏解困工作。纵深推进治亏工作,全年有103户企业实现扭亏减亏、77个项目扭亏为盈,分另!J减亏70.1亿元和50.6亿元,圆满完成目标。加大“两非”“两资”清理力度,完成国资委下达的年度剥离处置4户“两非”企业任务;压减企业64户,得到国资委充分肯定。针对铁路建设项目亏损问题, 推动铁路工程造价体系调整,促进综合工费单价调整方案落地。
(四) 推进改革三年行动,市场化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推进改革重点任务落地见效。168项年度重点任务全部完成,完成全部任务的76%。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高铁电气成功登陆科创板,中国中铁成为唯一跨沪港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四个上市平台的建筑类中央企业。深入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中铁四局、中铁上海局、中铁大桥局入选国资委管理提升标杆企业,工程项目现金流自平衡管理入选标杆项目。完成总部机构改革和职能优化调整,构建职能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监督保障三大系统。推进战略性重组,中铁装配并入中铁建工,培育发展新优势。
推动市场化改革破冰破局。召开三项制度改革推进会,部署“1235”工作要求。紧抓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联系rcjubi9,构建“三法两书” 框架体系,实现二级、三级企业推行全覆盖。强化业绩导向和刚性奖惩,全年退出管理人员819名;健全市场化用工机制,员工市场化退出6008名;重塑考核分配体系,强化以业绩贡献决定薪酬水平的导向,进一步拉大二级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差距。首次启动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覆盖732名核心骨干人员;13家科技型企业实施岗位分红激励,市场化改革成效初显。
(五)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动能明显增强。
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与国资委联合举办中国智造品牌论坛暨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召开第六届科技创新大会,全面部署“十四五”科技创新工作。开展首届实用技术创新大赛,加强实用技术成果推广。推进三个国家级实验室优化整合,首次以“揭榜挂帅”方式确定年度课题承担单位,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潜能。高端技术人才培养取得重大突破,高宗余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渝、张海波获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科技攻关取得重要进展。大力实施央企攻坚工程,启动了时速400千米高铁建造技术、高寒高海拔地区铁路建造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锻造了国之重器,“雪域先锋号”“畅通号”“大湾区号”“妈湾号”等盾构机下线始发, 世界首套时速600千米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成功下线,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赤沙号”研制成功。深入实施“信息贯通工程”,完成95项贯通任务, 初步实现主干网贯通。推进“数智升级工程”,数字化转型持续加快。
创新成果斩获多项大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获奖数量连续4年位列建筑类中央企业第一。获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2项,位居建筑类中央企业之首。在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荣获-1金、1银、7优秀”的历史最好成绩。在国资委央企专利质量评价中首次达到A类。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桥梁用钢结构、道岔、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产品、架桥机五项产品荣获制造业单项冠军。
企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参建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平罗高速公路平塘大桥、武十铁路崔家营汉江大桥包揽中国桥梁在国际桥梁大会(IBC)所获的三项大奖;大连地铁5号线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深圳地铁超大规模盾构隧道渣土低碳资源化应用项目获“国际隧协(ITA)大奖”;成贵高铁获得菲迪克年度工程项目"杰出奖”;参建的中老铁路、拉林铁路、京新高速入选2021年度央企十大超级工程;15项工程获中国公路建设最高质量奖“李春奖”,占获奖项目总数的近一半;中铁五局云南省牛栏江一滇池补水工程获中国水利工程领域最高奖“大禹奖”;中铁装备荣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