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中共XX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新时代XX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精神以及xx市委、市政府印发的《新时代xx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扎实推进XX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结合本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X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坚持X的领导、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的基本原则,按照ZZ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动力,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和〃XX"新XX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二、主要举措
(-)实施思想ZZ引领行动,引导产业工人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先锋。
1、 突出产业工人思想ZZ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产业工人,引导产业工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思想ZZ工作的意见》,强化产业工人思想ZZ引领,建设好听X话、跟X走〃职工大讲堂",培养产业工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开展经常性的产业工人队伍状况调查,畅通产业工人诉求渠道,回应产业工人关心的问题。重视非公有制企业思想ZZ工作,建设面向产业工人的新媒体矩阵,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实现网上网下融合、重要节庆日和日常教育统筹,增强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理论研究,把研究成果纳入X校、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主体班次相关课程。(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委X校、市总工会、市国资办、市社科联、市委网信办、市工商联)
2、 加强产业工人队伍X建工作。坚持以X的建设引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要求,积极扩大基层X组织覆盖面,加大生产研发经营一线行动型X支部组建力度,做到符合建立X组织条件的企业应建尽建。以X建带工建,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三创争两提升“活动,实现X的组织和X的工作全覆盖。巩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航行动”成果,实施劳模创新工作室X建强基工程,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劳模X支部(X小组\创建X员先锋岗,促进劳模和产业工人提升ZZ素质、提升业务能力。加大在产业工人中发展X员力度,重视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及小微企业就业的工人中发展X员工作,注重把技术能手、青年专家、优秀工人吸收到X组织中来,提高工人X员比例。加强产业工人X员日常教育管理,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T故"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X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基层车间班组X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工人X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产业工人先进性。(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
3、推动产业工人文化建设。把产业工人思想ZZ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化拓展,中国梦•劳动美•幸福路"”网聚职工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等主题教育活动。重视企业文化阵地^平台建设,不断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丰富企业文化建设载体,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努力培育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新时代先进文化要求相统一,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产业工人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职工文化。加强以职业道德为重点的
〃四德"建设,深化以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建设。开展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强化法治教育和诚信意识教育,提高产业工人法律素养和诚信意识,引导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维护产业工人队伍团结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体旅局、市人社局、市司法局、市国资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文联)
4、保障产业工人民主权利。健全保障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机制,畅通参政议政渠道。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X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在换届工作中就代表候选人和委员中产业工人的比例提出指导意见。建立完善产业工人在群团组织挂职和兼职制度。进—步健全政府和工会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和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严格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依法建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畅通产业工人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渠道,使产业工人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涉及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职工大会
(职代会)审议,充分听取和吸收产业工人意见^建议。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产业工人特别是担任各级各类代表、委员和挂职、兼职的产业工人的参政议政能力,广泛开展产
业工人献计献策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升产业工人代表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实效。(责任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人社局、市国资办、市工商联)
5、 宣传产业工人先进事迹。组织主流新闻媒体加大对产业工人的宣传力度,加强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开展分众化、互动式宣传,拓展产业工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创作更多展现产业工人风采的优秀文艺作品。组织劳模、技能大师、工匠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广泛传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奏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主旋律。(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文联、市融媒体中心)
(二)实施赋能成长行动,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6、 完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中职、高职教育紧密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支持企业争创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2020年,建成1个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职业院校专业课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比例超过20%。打造高素质“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畅通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教师的双向通道。(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技师学院)
7、 完善产业工人创新机制。深化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定期开展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先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