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聚焦“五大任务”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给内蒙古推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宝贵机遇,全区2400多万各族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意见》),对内蒙古加快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的“五大任务”提出一系列重大支持政策。全区上下以强烈的感恩之心和奋进之志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意见》,全力完成“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朝着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扎实迈进,努力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内蒙古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和内蒙古人民怀有深厚感情,到X中央工作后对内蒙古工作始终格外关心。早在2008年3月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指出,内蒙古“不仅是我们X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范例,也将是在后发现代化进程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个范例”。2009年8月到内蒙古考察时,提出“守望相助”理念,殷切期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3次到内蒙古考察,在内蒙古参选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连续5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2014年1月考察时,要求内蒙古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2019年7月考察时,要求内蒙古弘扬蒙古马精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2023年6月考察时,要求内蒙古紧紧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2018—2022年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发表的5次重要讲话中,分别就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X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五个必由之路”的规律性认识等作出一系列重大论断,对内蒙古调结构转功能提质量、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等提出明确要求。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其他一些重要场合和重要文件中,对内蒙古加强“一湖两海”生态治理、弘扬乌兰牧骑优良传统、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加强安全生产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这些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和X中央对内蒙古的期望重托,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蒙古篇”,是内蒙古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武器,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以高质量完成“五大任务”保障国家“五大安全”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内蒙古在中国式现代化大局中的要责和重任。国务院《意见》出台后,自治区X委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组建了完成“五大任务”和推进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贯彻落实分工方案,快马加鞭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以自身发展质效的提升带动保障国家生态、能源、粮食、产业、边疆安全功能的增强。
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加快构筑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和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也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X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精心组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累计防沙治沙1.48亿亩、营造林1.37亿亩、种草3.36亿亩,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变。国务院《意见》专门就内蒙古科学推进荒漠化综合治理、强化草原森林湿地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环境污染防治、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拿出大会战的气魄,科学加大人工干预力度,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确保如期完成“三北”工程攻坚战任务,把我国北方地区的风沙“防护服”打造得更加厚实。只有跳出治沙抓治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荒漠化沙化问题,我们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做好光伏治沙、碳汇交易、生态旅游等文章,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屏障更加健康稳定、功能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