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聚焦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X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一体部署,把三者作为完整的体系统筹推进,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既从“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有机互动融合的视角进一步凸显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ZZ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核心在于深刻认识人才是最大、最关键的变量,牢固树立“教育是第一根基”的强烈责任意识。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履行好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职责,首先在于要坚决扛起为X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聚焦人才自主培养,着力造就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深刻认识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X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双一流”建设高校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人才自主培养是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局势的迫切要求。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能够大幅提升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深刻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建成人才强国,除了增强“输血”能力,更要增强“造血”能力,必须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绝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人才自主培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X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迫切需要扎根中国大地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深入推进的生力军。“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X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自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自主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教育发展要求,X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