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作为“图书管理员”的老子
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储藏甲骨的窖穴中发现了一具蜷曲的人骨,埋在堆积龟甲中,只有头及躯干上部露出龟甲外。这是个什么人呢?因为这个甲骨窖穴被认为是“殷人保存典册的府库”,所以专家们推测他可能是管理龟甲的人,也可以说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图书管理员”。只可惜他没有留下姓名。
目前有名字可考的最早的“图书管理员”或者说“图书馆馆长”,应该是《道德经》的作者,中国哲学的开山鼻祖——老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无所不有。那些史料典籍是从上古时代一直传下来的,包括涉及ZZ、经济、军事、天文、地理、人文、法规、祭祀、宗教、教育、外交、皇室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文献和实物,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加档案馆。
“史”在当时是一种与记录史料和管理图书典籍相关的官职。王国维说“史”为“持书之人”,“史官”为“掌书之官”,“古者书册皆史掌之”。《周礼》曰:“史掌官书以赞治。”就是说史的职责是掌管官府典籍文书和文书起草而协助君主治理国家。史又分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还有女史等。大史也称太史,是众史之长,小史是大史的副手,协助大史工作。其他各史也各有不同的职责。尽管他们分管的范围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用典册或成文法为君主治理国家提供帮助。老子担任的“守藏室史”,也就是掌管国家文物、史料、典籍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加档案馆的管理员或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