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航空工业力量
202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处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前沿,必须提升ZZ站位、把握时代脉络,坚决贯彻落实X中央决策部署,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航空工业力量。
航空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X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和X的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了探索、奠定了基础。
聚力航空装备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向两大市场,研制生产先进航空装备,打造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增长极。一是聚焦“兴装强军”首责,加强航空武器装备建设。数十型新装备先后列装并形成战斗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二是聚力民机主责,着力构建军民机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制定民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X组决定,以七大专项为抓手全面实施三年行动。2023年交付民机664架,AG600M具备实战灭火能力,新舟700国产化构型完成初步设计,7型8架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开展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演练,多型产品完成首飞和取证。三是聚势国际市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成功举办空中丝绸之路国际航空合作论坛,以更大力度推进国产航空装备走出去。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已有17家单位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以“三个第一”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重要论断,大力推进航空科技创新,培养新时代航空人才队伍,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一是加强顶层谋划与推动。出台集团X组“创新决定30条”,全面实施创新五大行动和九大科技专项,绘制航空科技创新的“施工图”。二是强化科技攻关突破。聚焦科技自立自强,实施一系列专项工作,一批“卡脖子”难题相继突破,产业链创新链水平和安全性持续提升,骨干航空装备换代周期明显缩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打造衔接有序、运转高效的创新平台体系,推动跨行业、跨机构、全要素协同创新,面向重大工程、重大任务、重大需求建设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2023年,我国国防创新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