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如何看待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
一直以来,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不断改头换面出现,从“经济崩溃论”到“奇迹终结论”,从“令人失望论”到“红利消失论”等等,不一而足。近来,又有一些国外媒体提出所谓的“中国经济见顶论”,认为中国经济潜力“见顶”、增长“达到顶峰”。这种无视中国经济稳健前行事实、低估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观点既站不住脚,也缺乏事实依据,经不住实践的检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经济增长达到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我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引擎。我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经济增长有优势、有潜力、有动力。过去没有因为“中国经济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经济见顶论”而见顶。
四大优势铸就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
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曲折前进过程,当前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因此,观察中国经济形势要历史地看、辩证地看。纵向看,我国主要经济指标有明显改善,今年一季度迎来开门红。横向看,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优势明显。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市场规模、科技潜能、文化基础等方面,这些优势铸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和内在动力,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可逆转。
第一,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国拥有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韧性和潜力。首先,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潜力逐步形成和显现。国内需求继续扩大,我国有14亿多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到8亿人,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规模稳步增长;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享受型和品质型消费转变,服务化、品质化和多样化消费需求增速加快。其次,超大规模市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超大规模市场支撑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一方面,超大规模市场能够集聚要素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分工、促进竞争、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另一方面,超大规模市场具有丰富应用场景和放大创新收益的优势,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最后,超大规模市场具备规模经济优势。在供给侧,超大规模市场能够更好地分摊新型基础设施和战略性、前瞻性技术投入成本。在需求侧,超大规模市场能够通过畅通的国内外循环,汇聚资本、技术、人才,引领消费创新与市场发展,还可以摊平短期外需波动,有效对冲外需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