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怎样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X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我曾长期在中央X校哲学教研部承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导读的教学工作。我深切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X中央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读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X校学员的迫切需求,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当成为X校教师的人生追求。讲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需要在准确理解经典、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学员收获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理解经典,做到“三个贯通”
做到横向的贯通,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哲学、ZZ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但是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这个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中不可能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ZZ经济学著作中也不可能没有哲学思想。比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哲学著作,也是ZZ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共产X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著作。《资本论》是ZZ经济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不懂得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和人的解放的思想,也不可能深刻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因此,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方面,必须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方面;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一本著作,必须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多本著作。
做到纵向的贯通,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这里所说的历史性,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就是对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思想中,蕴含着他们后来思想的萌芽,而他们的中晚期思想是对早期思想的深化。讲授早期著作,要了解中期和晚期的著作,同样讲授中期和晚期的著作,也要了解早期著作。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把握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著作的内在联系,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做到理论和信仰的贯通,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也是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识论,而且是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人民性。我们不能离开价值论谈认识论,不能离开人民性谈科学性。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概述了马克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