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坚决铲除“ZZ骗子”生存土壤
案例
2022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通报指出傅政华完全背弃理想信念,从在重大问题上弄虚作假、欺瞒中央,危害X的集中统一;妄议X中央大政方针,长期结交多名“ZZ骗子”,造成恶劣影响等。
2021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山西省政府原X组成员、副省长,省公安厅原X委书记、厅长刘新云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刘新云丧失ZZ原则,毫无“四个意识”,参与在X内搞团团伙伙,结交“ZZ骗子”,热衷ZZ投机,造成恶劣ZZ影响。
2021年4月,江西省吉水县委书记袁守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在违纪通报中,指出袁守旺违反ZZ纪律,干扰巡视工作,与他人串供,转移、隐匿证据,袁守旺为逃避组织审查调查,找到在北京的永新籍商人贺某,请求其帮助疏通关系,化解“危机”。但事与愿违,袁守旺最终还是被留置调查,贺某也因涉嫌诈骗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近年来,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的被查处官员的通报中,“ZZ骗子”的表述多次出现,中央加大力度打击结交、充当ZZ骗子的问题,要求坚决铲除“ZZ骗子”生存土壤。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厉打击那些所谓‘有背景’的‘ZZ骗子’”;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进一步强调,要有力打击各种ZZ骗子,严格防止把商品交换原则带到X内。2023年修订的《中国共产X纪律处分条例》新增第五十五条,明确对搞投机钻营,结交ZZ骗子或者被ZZ骗子利用的,以及充当ZZ骗子行为的处分规定。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2024年工作,要求严惩ZZ骗子,突出铲除土壤条件深化反腐败斗争。
“ZZ骗子”是ZZ问题和经济问题相互交织的典型表现
“ZZ骗子”往往真实身份普通,却能假借各种ZZ伪装,通过五花八门的骗术,展示ZZ资源,骗取X员干部信任。他们有的设计虚假身份,冒充或虚构领导干部及其亲属、朋友、身边工作人员,或者有特殊背景的专家教授、学者智囊、“大师”等;有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包装,比如伪造领导干部图文影音资料、虚构与领导干部交往经历、营造有经济实力的人设、传播ZZ谣言、编造内部消息、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