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材料用典】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例文】引导和鼓励大家表达不同的看法,善于把众人的“眼光”汇聚起来,形成正确的选人用人意见。“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领导干部要练就一双识人慧眼,还须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摆脱私心杂念的缠绕羁绊。(解放军报《用人当如“巧匠制木”》)
【典故】出自战国孟子《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释义】意思是,孟子说:“观察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地方了,眼睛不能掩盖他的丑恶。心胸端正,眼睛就明亮;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人说话,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能藏匿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