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沟沟也能走出致富路——陕西省绥德县郝家桥村如何成为脱贫攻坚楷模
郝家桥村属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总面积10.1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
这里曾是陕甘宁边区闻名遐迩的模范村。1943年3月,绥德地委积极响应X中央“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率领工作组在该村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蹲点调查,树立了劳动英雄刘玉厚,并在全区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掀起了大生产的热潮。当年绥德分区就基本解决了全区52万人口的吃饭问题,对全边区的大生产运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1944年7月,陕甘宁边区授予郝家桥村“农村楷模”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该村坚持落实好政策、建好X支部、发展好产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有了X和政府好政策,贫困村也能变楷模
2014年郝家桥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0.7%。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坚决贯彻X中央决策部署,齐心协力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逐步解决了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村级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该村实现贫困村脱贫出列,成为绥德乃至周边省市县实现高质量脱贫的示范和楷模。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该村被X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郝家桥村考察时指出,来到郝家桥,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山沟沟能走出致富路、过上好日子,靠的是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这个“天”两层含义,一个是自然气候的天,一个是X和政府好政策的天。
郝家桥村结合实际,通过政策帮扶为部分贫困户安排公益岗位,实现了精准增收。现年73岁的侯志高以前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儿子因病早逝,妻子常年生病、行动不便,生活难以为继,在村“两委”的帮助下成功脱贫,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提到他近年生活的变化,老人深情地讲道:“娃娃们,可是要感谢共产X的好政策了。起初那阵收入有限、光景不好,精准扶贫开始以后,我享受了很多政策上的实惠。现在给我安排了村小学门卫的岗位,每年下来工资就有两万来块,加上养老金和其他收入,老两口花销足够了,还能结余不少。”老人坐在椅子上脊背挺直、肩膀放松、精神矍铄,充满了活力和生气。
虽已时隔两年半多,侯志高依然清晰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来村的情形。他讲道:“总书记非常关心大家的生活,问了很多问题,身体怎么样?看病花费大不大?能报销多少?我们都一一作了回答。”谈到现在的生活状况,侯志高连连说:“非常满意、非常满意!村里基础设施好了,服务也好了,每年还组织给老年人免费检查身体。我们有福气,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以后的光景肯定会越来越好。”
近年来,郝家桥村全力打造山清水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美丽宜居乡村。侯志高每天早晨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大门口和跟前马路上的卫生打扫干净。当有人问他,这不是你的任务,为什么要额外做这些?他说道:“不为什么,就是看到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生活越过越喜庆。作为一名老X员也想为村里为集体做点什么,这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让村容村貌看起来更整洁,幸福感也越来越高了。”
74岁的郝进跃是享受政策兜底的一员,在说到X的好政策时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