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业的高效融合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如果说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和命脉所在,那么数字经济就是国家经济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成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环节。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提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别是在X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对数字产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我国在数字经济及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新业态不断出现,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形态。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我国主动把握新机遇、打造新引擎,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各行业、各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不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有待强化,数字技术尚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地融入到实体经济中,数字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高端芯片、核心元器件等与数字产业相关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