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审计调查巧用“七法”
笔者经过多年的审计实践,根据中医学说“望、闻、问、切”的治疗思路,总结出了在调查了解阶段经常采用的七种方法:
一是“收”。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各种手段,全面收集资料。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收集电子资料。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审计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下载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整理,通过电子数据的分析使用,确定审计重点,锁定审计目标。这一阶段,要根据各个行业的具体信息化程度,采取不同的信息化手段。比如投资领域业务流程很多没有实行电脑化,财务核算的电算化水平也不高,加之一个项目涉及许多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材料供应单位、监理单位,有的单位有电子数据、有的没有电子数据。为此,可根据项目特点,通过设计各种二维表格,建立原始数据库。而财政、金融等领域,信息化程度较高,可采取集中下载数据、收集信息系统内控资料等方式,全面收集相关数据资料。
二是“听”。审计组进点到了被审计单位,要集中一定的时间听取被审计单位及其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可以采取集中听取汇报的形式,由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介绍本单位的职能职责情况、机构设置情况、任务完成情况、执行政策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的内容。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召开小型座谈会的方式,听取有关职能部门或业务处室的同志就本单位或本部门主要业务的操作流程、执行的政策依据、涉及的具体环节进行介绍。也可以采取问卷的方法了解情况。
三是“看”。也就是搜集查看有关审计资料,掌握总体情况。根据准则要求,调查了解基本情况时,要从单位性质、组织结构,职责范围或者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其执行情况,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适用的业绩指标体系以及业绩评价情况,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相关信息系统及其电子数据情况,经济环境、行业状况及其他外部因素,以往接受审计和监管及其整改情况,以及需要了解的其他情况共十个方面来收集相关资料。具体到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企业、某一个项目的审计时,要制定收集资料的细化清单。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审计组可按照调查了解的内容,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比如在国家特重大工程项目审计中,可重点收集项目的立项报告、可研报告及批准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及批准文件、招投标文件和评标文件及其他工程资料、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行业制度和规定、财税政策法规、预算或计划、被审计单位的年度会计报表或决算报表、上报的文件及其批复、银行账户、会计账表凭证及其电子数据、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重要的会议记录等文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