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围棋:黑白之间的古老智慧
围棋是起源于中国,流行于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传播于全球的国际通行棋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类游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发明的具有高度文化色彩且最复杂的智力博弈活动之一。
围棋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在中国古代,围棋称为“弈”,是棋类之鼻祖,属于“琴棋书画”四大文化之一。围棋的棋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采纳这一说法,将围棋的起源确定为公元前2356年。
西汉,围棋在全国流行,围棋名手开始出现;东汉,围棋顺利发展,为士大夫所重视,出现系统的围棋理论。三国中期,围棋在魏、吴两国迅猛发展,曹氏家族与“建安七子”雄踞北方,吴国也是名手辈出,编纂出精彩的棋谱《吴图》。盛唐,官方积极推动围棋发展,设置“翰林棋待诏”,优秀棋手成为吃俸禄的文职人员。两宋延续盛唐传统,棋风极盛。到了元代,出现《玄玄棋经》,被后世奉为经典。明代,各派棋风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到了清代,围棋发展至鼎盛,大国手辈出。但是,随着清末国力衰落,中国围棋进入了半个多世纪的低谷期。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围棋缓慢复兴。改革开放则快速推动了围棋事业的发展,中国围棋地位迅速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以聂卫平、马晓春为代表的一批国手,全面推动中国围棋再度崛起,也开启了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时代。
人类进入21世纪,电子计算机以“穷举法”的运算优势横扫所有棋类运动,但对超过宇宙原子总和运算量的围棋却无计可施。然而,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AlphaGo)依靠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方法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这标志着围棋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围棋从中国出发,以不同的途径、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南北朝时期,围棋向朝鲜半岛传播,再传入日本。16世纪时,葡萄牙航海人员在日本学过围棋,并将它带到了欧洲。在欧洲人看来,围棋是高雅而又严肃的游戏。
围棋运动现已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最为兴盛,在西方各国也已相当流行。奥地利、英国、法国、荷兰、美国等国均有围棋协会,其中美国规模最大,设有100多个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