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3年北京国家公务员行测考试真题及答案-副省级
1、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X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
①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③在物质文明方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④遵循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模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
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正确。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②正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⑤正确。①②⑤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2、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关于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争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③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④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实现“碳中和”目标、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全面实现
⑤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全面加强,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奋斗,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由此可知,①③项正确。②项中“力争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错误。④项中“基本实现‘碳中和’目标“”美丽中国目标全面实现“错误。⑤项属于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并非二〇三五年的目标。故正确的有2项。
因此,选择A选项。
3、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关于人民民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ZZ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④X内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①正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ZZ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②正确。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③正确。①②③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4、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健康是最基本的民生
B.就业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和社会运行的稳定器
C.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
D.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X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5、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习近平经济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
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
③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
④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⑤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将习近平经济思想基本内容梳理归纳为十三个方面:(1)加强X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3)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4)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5)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6)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7)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8)坚持问题导向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9)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10)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11)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12)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13)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①项与(3)表述一致,②项与(6)表述一致,③项与(4)表述一致,⑤项与(10)表述一致。故表述正确的有4项,C项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6、2021年6月26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XX徽X旗条例》。根据该条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展X的对外交往活动时必须使用X徽X旗
B.在网络、出版物等使用X徽X旗图案,应当置于显著位置
C.不得在X徽X旗上添加任何文字、符号和图案等
D.X徽X旗制作、使用、管理必须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X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中国共产XX徽X旗条例》第10条,下列情形可以使用X旗:……(五)开展X的对外交往活动。选项A表述为“必须使用X徽X旗”与《条例》表述不一致。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根据该纲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到2035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B.河湟—藏羌文化区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相融的过渡地带
C.支持青海、甘肃等风能、太阳能丰富地区构建风光水多能互补系统
D.水土保持区以内蒙古高原南缘、宁夏中部等为主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一带”,是指以黄河干流和主要河湖为骨架,连通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北方防沙带和黄河口海岸带的沿黄河生态带。“五区”,是指以三江源、秦岭、祁连山、六盘山、若尔盖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的水源涵养区,以内蒙古高原南缘、宁夏中部等为主的荒漠化防治区,以青海东部、陇中陇东、陕北、晋西北、宁夏南部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保持区,以渭河、汾河、涑水河、乌梁素海为主的重点河湖水污染防治区,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主的河口生态保护区。“多点”,是指藏羚羊、雪豹、野牦牛、土著鱼类、鸟类等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珍稀植物分布区。D项错误,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乡村城镇融合、城镇优先发展带动乡村原则
B.国家构建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确保耕地总量稳步增加
D.乡镇人民政府应设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根据需要在村民委员会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乡村振兴促进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乡村振兴促进法》第60条,国家按照增加总量、优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则,构建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B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9、《“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是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关于此规划提出的相关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扩大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
B.稳定发展优质粳稻,巩固提升南方双季稻生产能力
C.以南菜北运基地和黄淮海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为重点加强夏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D.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南方酸化耕地降酸改良治理和北方盐碱耕地压盐改良治理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规划》指出,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以南菜北运基地和黄淮海地区设施蔬菜生产为重点加强冬春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以高山、高原、高海拔等冷凉地区蔬菜生产为重点加强夏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构建品种互补、档期合理、区域协调的供应格局。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提升茶业发展质量。选项C中表述为“夏秋蔬菜”,与文件内容“冬春蔬菜”不符。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10、关于经济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刺激社会总需求
B.公开市场卖出是一种扩张性财政政策
C.有价证券的持有人不一定能行使有价证券的全部权利
D.海关统计进出口货物时一律按离岸价格统计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
第二步,有价证券所代表的经济权利是所有权或债权,有价证券的持有人不一定能行使有价证券的全部权利,比如:优先股股东没有参与公司投票、选举的权利;股权代持人无处分权。可知,选项C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11、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了“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祝融号”火星车使用的是核动力电池
B.“羲和号”是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C.聂海胜等三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四号前往天和核心舱
D.“祝融”“羲和”“天和”都是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羲和号”,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羲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首次在轨应用磁浮技术,旨在完成超高指向精度平台、超高稳定度平台首次在轨飞行试验。与B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B选项。
12、“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这是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一段歌词,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虎离山袭金沙”是由毛泽东指挥的
B.李白《蜀道难》描写的正是此地“路难行”的状况
C.“军民鱼水”之情表现了沿途人民群众对新四军的支持
D.“乌江天险”正是楚汉战争时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X史。
第二步,《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所表现出的钢铁意志。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X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1935年4月初,中央红军南渡乌江后直奔贵阳,一度打到离贵阳城20公里的飞机场。毛泽东的作战意图是“调虎离山袭金沙”,指出“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因西进云南、渡过金沙江必须调出滇军,扫除主要障碍。与A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A选项。
1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古诗源》收集的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①》、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探索宇宙奥秘的《②》,反映游牧生活的《③》,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正确的是:
A.丰年离骚凉州词
B.黍离九歌西洲曲
C.兼葭涉江击壤歌
D.七月天问敕勒歌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
第二步,D项:①《豳风·七月》出自《诗经》,此诗反映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民的日常生活情况。②《天问》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③《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乐府民歌,这首歌音调抑扬顿挫,歌辞语意浑然,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描绘了当时祖国北方草原的辽阔壮美。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14、下列与“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是位于青藏高原的文化遗存
B.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与睡虎地墓地相距不远
C.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是河姆渡文化晚期典型遗址
D.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山东滕州岗上遗址,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沙河街道陈岗村东部漷河两岸,依河流和公路可将遗址分为东、西、南三部分。岗上遗址是海岱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大汶口文化城址。根据地层关系及出土陶片判断,城址时代为大汶口文化晚期。C项“河姆渡文化”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15、下列与氢燃料电池车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和氧气在内燃机中反应产生电能
B.氢燃料电池车的最终排出物是水
C.氢气可以通过生物发酵和电解水等方法制取
D.北京冬奥会中大量使用了氢燃料电池车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氢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它能够将氢燃料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氢能汽车有发动机,目前的氢能源汽车的概念没有内燃机。最初的内燃机已经被燃料电池发动机所取代。A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16、下列富有哲理的文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A.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传习录》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
C.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
D.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论语》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意为人性就像激流的水,在东边决口,它就向东流;在西边决口,它就向西流。出自《孟子.告子上》。D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17、我国将24种矿产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最大的煤层气田在山西建成投产
B.包头和赣州是我国重要的稀土产区
C.我国钨矿的储量居世界第一
D.我国铁矿具有储量大、富矿多、贫矿少的特点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我国铁矿资源虽然储量比较丰富,但在资源分布上具有贫矿多,富矿少的特点,我国所需的富铁矿主要从国外进口。贫矿约占总储量的94.6%,我国的铁矿资源平均品位只有32.67%左右,低于世界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属于贫矿,绝大部分需要经过选别才能利用。“富矿多、贫矿少”表述错误。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18、关于自然节律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惊蛰后华北地区可能会出现“万里雪飘”的现象
B.2月北回归线附近会出现“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现象
C.冬至时,在广东汕头竖直立杆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D.谷雨前后江浙地区可能会出现“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的现象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国情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立竿无影是一种自然景象,即直立在地上的物体没有阴影显现。在夏至正午时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呈绝对(接近)直射状,北回归线的地区就会出现短暂的“立竿无影”现象。“立竿无影”现象只存在于北回归线至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会有两次太阳垂直射向地面的时刻。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立竿无影”的现象出现在我国的“夏至”,而不是“冬至”。C项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19、关于生活常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腹部核磁共振时憋气可让脏器显影更充分
B.可以通过虫子取食痕迹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C.食用蜡可以用于防止微生物对果实的侵害
D.马铃薯切开后浸泡于清水中可以防止氧化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人和虫子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却是其他动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鹅膏经常被蛞蝓取食。“毁灭天使”中的致命白毒伞也有被虫啮食的记录。因此,通过虫子取食痕迹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不科学的。B项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20、下列与地球圈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壳:由几个漂浮在地幔表层的固体岩石板块构成
B.地幔:温度很高,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
C.内地核:虽然温度与太阳表面相差无几,但由于压强巨大,呈现为固态
D.外地核:主要由熔化了的铁和铬构成,地球的磁场就是这些液态金属围绕内地核流动而形成的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内、外核的分界面,大约在5155千米处。外地核的物质组成为液态的铁、镍(少量硅硫等),因地震波的横波不能穿过外核,所以一般推测外核是由铁、镍、硅等物质构成的熔融态或近于液态的物质组成。地球磁场属于电磁场,是通过外核的电子随地球自转的电流效应(近似于电生磁)产生的磁场。外地核的主要成分并不包含“铬”,磁场的形成与“电子随地球自转的电流效应”有关,而不是因为“液态金属围绕内地核流动而形成的”。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21、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________,就像人们讲的要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经济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井然有序
B.畅通无阻
C.行之有效
D.环环相扣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解释说明的句子“调理好统摄全身阴阳气血的任督二脉”“实现循环流转”可知,语境强调通畅之意。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侧重整齐有序,排除A项。B项“畅通无阻”意思是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侧重通畅,符合语境。C项“行之有效”意思是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无法搭配“经济循环”,排除C项。D项“环环相扣”意思是一环扣一环,比喻若干事物之间密切相关,语义不符,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22、人造血即血氧液,能够用来代替人类血液,满足临床需求,缓解血液短的状况。而且人造血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能够确保其________,输入人造血不用再担心会感染艾滋病、肝炎等疾病,可最大程度降低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风险。因此,研制和批量生产人造血成为当前的热点。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安全性
B.可靠性
C.规范性
D.稳定性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解释说明的句子“输入人造血不用再担心会感染艾滋病、肝炎等疾病,可最大程度降低输血相关传染病的风险”可知,语境强调输入人造血的风险低、危险小之意。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安全性”指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符合语境。B项“可靠性”意思是可以信赖依靠,仅仅是“标准化生产流程”不足以确保人造血可以信赖依靠,语义过重,排除B项。C项“规范性”意指符合逻辑,客观、真实、全面、完整、准确、及时,达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不能精准体现无风险之意,排除C项。D项“稳定性”指稳恒固定;没有变动;使稳定。语义不符,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23、相比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取单一轨道星座构型,北斗系统________,坚定选择了混合星座的特色发展之路,并首创短文通报模式,开创了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信息发送能力从一次120个汉字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遇到突发情况时无需________,足以将情节一次性说清楚。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遥遥领先删繁就简
B.迎难而上惜墨如金
C.与众不同言简意赅
D.独树一帜字斟句酌
【参考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将北斗导航系统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做了对比,表示北斗导航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是不同的;并且通过“首创”“开创”等词语可知,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开创性。第一空应体现北斗导航系统“不同”“创新”等特点。A项“遥遥领先”意思是远远地走在最前面。不能体现创新,也没有体现与他人不同,排除A项。B项“迎难而上”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文段没有强调“困难”的语境,排除B项。C项“与众不同”只能表示与其它人不一样,不能体现“开创性”的特点。D项“独树一帜”比喻创造出独特的风格、主张,自成一家。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D项“字斟句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文段指出,信息发送能力提升到一次1200个汉字,可知在发送信息时,汉字增多意味着汉字选用方便,不需要来回推敲使用哪个汉字,也就是无需“字斟句酌”。
因此,选择D选项。
24、翻开古代农书,几千年间古人对于土地的保养,几乎与当代耕作学关注的措施________,其中历代农书涉及最多的是施肥。在中国古人的摸索中,施肥成为一种讲究,何时、何地施肥,施何种肥,怎样施肥,形成了一个________的体系,在每个年度的农业生产进程中,精心安排在各个时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别无二致完整
B.不谋而合复杂
C.一脉相承科学
D.如出一辙固定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空,根据文段“几乎与当代耕作学关注的措施______”可知,古代与当代的措施几乎没有区别。A项“别无二致”是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B项“不谋而合”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均符合文意。C项“一脉相承”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文段不是强调“继承”,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如出一辙”形容两种言论或行动一模一样(多含贬义),文段非贬义色彩,排除D项。
第二空,通过文段“何时、何地施肥,施何种肥,怎样施肥”以及“安排在各个时节”可知,形成的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体系,A项“完整”符合文意。B项“复杂”指的是(事物的种类、头绪等)多而杂。文段没有体现体系杂乱,排除B项。
因此,选择A选项。
25、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X的创新理论_______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________、根本性转变。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振聋发聩历史性
B.高屋建瓴实质性
C.深入人心全局性
D.硕果累累显著性
【参考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新时代X的创新理论_______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可知,填入词语与“广泛传播”对应。A项“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之人;B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的形势,现指对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彻,有全局性思维;D项“硕果累累”比喻取得的巨大成绩相当多。三者均与“传播”无关,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深入人心”指已经被多数人深深地理解、信仰和拥护,符合文意。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带入验证第二空。“全局性”指大局,整个局势,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26、当前背景下,宏观调控既要“防风险”又要“稳增长”。传统的逆周期调节能够较好地应对经济的短期波动,面对国内外经济的长期结构性调整则常常________。这就要求宏观调控________,而跨周期调节正是在顶层设计的宏观调控框架下,促进不同政策工具的关联匹配,因此更能满足现阶段的调控要求。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捉襟见肘与时俱进
B.左支右绌另辟蹊径
C.有心无力推陈出新
D.难以为继统筹兼顾
【参考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转折关联词“则”可知,填入词语应与“能够较好地应对”语义相反。A项“捉襟见肘”指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B项“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C项“有心无力”形容有某种愿望或设想,却没有力量实现。三者均符合文意,保留。D项“难以为继”指无法再继续下去,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面对国内外经济的长期结构性调整”“跨周期调节……更能满足现阶段的调控要求”可知,填入词语想表达“传统的逆周期调节”不能很好地应对“国内外经济的长期结构性调整”,需要找出新办法解决的意思。A项“与时俱进”意思是与时间一起前进,指不断进取,永不停滞;C项“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吸取其精华,使它以新的面目出现。两者均含有否定“传统的逆周期调节”的意思,不符合文意。B项“另辟蹊径”意思是另外开辟一条路,比喻另创一种新风格或新方法,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27、在过去百年中,地球升温约1摄氏度。考虑到人类在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积累,这种变暖实际上与基础物理学的预期是________的。那么,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是否在变暖,而在于变暖速度有多快。但科学家在利用现有模型预测未来变暖时仍然存在________,尤其是,类似极端降水这样的关键变量将如何变化,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致分歧
B.同步短板
C.吻合瑕疵
D.相符漏洞
【参考答案】:A
【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但科学家在利用现有的模型预测未来变暖时仍然存在________,尤其是,类似极端降水这样的关键变量将如何变化,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科学家的意见不一致,有不同的看法。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