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
审计计划或委托、审计准备、审计实施、编制审计底稿、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等阶段。
一、审计计划
在确定审计内容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搜集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单位接受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的审计结论;单位经营方案、重大决策、内控制度的制定及变动情况;被审计单位资产质量、经营状况;潜亏问题和对外担保等情况。
二、审计准备
①成立审计组,确定工作目标。审计机关接到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书后,应安排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指定审计组长,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根据项目工作量的大小,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审计人员,并遵循审计回避制度。每个审计人员按照各自分工,做好开展审计项目的准备工作。
②搜集和调查审计单位有关资料。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资源,搜集被档案资料、办公会议纪要、内控制度、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财务报告,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询问被审单位有关人员等,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以及被审计单位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客观评价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做好基础工作。
③研究制定审计方案。在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审计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工作的总体安排,是保证审计工作按期完成的有效措施。审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审计依据,审计对象基本情况,审计目的,审计指导思想,审计范围,审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审计评价的内容和指标,重要性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审计组织与分工。
④编写审计通知书,通知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人。被审计单位接到审计书,应按照审计组提出的要求提供全部资料;被审计领导干部接到审计通知书后,应及时向审计组提交述职报告。
三、审计实施
审计组紧紧围绕审计目标,审查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财务会计资料,审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检查实物,调查取证,为评价被审计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打下基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调查研究,进一步确定审计重点。审计组到审计现场实施审计时,应召集被审计单位法人及有关人员,向他们说明此次审计的目的、范围、内容与要求,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审计组注意搜集取证材料,以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等情况。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审计组应到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营活动场所进行实地考察,验证文字资料反映经济活动的误差性。根据调查研究,适当调整审计方案,报请审计机关领导批准后,开展审计工作。
②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其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有哪些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内部控制制度对单位各项经营活动的制约结果如何。通过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找出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帮助审计人员确定审计重点环节。
③进行实质性测试。审计人中依据调查的各种资料,分析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情况,将审计重点确定在重要的、发生频率较高、经营期较长的经营活动上。分析被审计单位各年财务报表,对比分析主要经济指标增减情况。搞好单位资产盘查情况。为审计人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分清责任者等工作打下基础。
四、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起草审计报告
五、出具审计结论:结果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
经济责任审计方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同正常财务审计一样,均包括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
1、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的分类
(1)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在不同阶段的运用分类。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在不同阶段的运用,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可分为审计准备阶段采取的方法、审计实施阶段采取的方法和审计终结阶段采取的方法。
①审计准备阶段采取的方法。在审计准备阶段可以通过查阅被审计企业有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实地观察和走访与被审计企业有关的政府监管部门等形式,了解被审计企业的基本情况、业务情况和财务情况,获得对被审计企业总体情况的了解。如查阅被审计企业相关的董事会报告、主席报告、管理者声明书、会议记录和对外发布的年报等文件,了解被审计企业的重大投资、筹资和业务事项等情况。
②审计实施阶段采取的方法。在审计实施阶段,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审查被审计单位银行开户、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被审计单位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务收支的财务核算系统,取得对被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真实合法的审计证据。
③审计终结阶段采取的方法。在审计终结阶段,可以通过复核和汇总审计工作底稿、评价审计事项,特别是与被审计企业领导人员有关的问题和情况,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如实、全面、正确地报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重大事项,对领导人员完成工作目标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2)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适应的审计目的分类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适应的审计目的不同,可分为一般目的的审计方法和特殊目的的审计方法。
①一般目的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通常属于审计部门根据政府或企业组织人事部门的委托对某企业领导人员在正常任期内按常规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要求进行的审计,因此,可以运用财务收支审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进行审计,核实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的各项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关投资项目是的效益性。审计实施中,可以重点检查任期内的某一年度的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进度,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②特殊目的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通常属于特定时期根据组织、人事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就特定事项委托实施的审计,如离任审计、破产责任审计和其他涉及企业领导人员个人经济问题的审计,对于此类经济责任审计应采取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的审计方法,在全面审查和考核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审计任期内的重大投资和经营决策,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在任期内的遵纪守法情况和廉政建设情况,评价企业领导人员的经营业绩和对有关问题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审计中,对于群众反映某企业领导人员任期内的突出问题,审计中要突出重点,抓住重大问题和重大线索,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做到有的放矢。
(3)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方法特点分类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方法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审计调查方法、审计取证方法和审计评价方法。
①审计调查方法
审计调查方法就是通过走访有关当事人、与有关人员座谈等了解被审计企业情况和审计事项,审计调查可以适用于审计的全过程。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召开调查会议。审计人员可通过与被审计单位企业法人、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一般群众座谈、了解被审计企业现状、经营情况、财务情况,摸清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普通员工对企业主要领导人员或法定代表人的看法,发现对审计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和重大审计线索。
第二,发放调查表或调查问卷。对于需要了解的情况,可以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表,向被审计企业提出填报要求,对表上的问题逐个予以回答,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了解审计所需要的信息。如向被审计企业发放企业基本数据库调查表,要求填列企业的财务数据、法定代表人的个人资料和有关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以帮助审计人员摸清被审计企业家底,了解其全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