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11下半年广东深圳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
二、给定材料
1.举世瞩目的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已经圆满落下帷幕,成功实现了“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办会理念,向世界奉献了一届激情盛会、人文盛会,为深圳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2.深圳大运中心体育场采用了国际上首创的单层折面空间网格结构,这种结构体系使得大运中心体育场用钢量大大节省,6万个座位的大运中心体育场用钢量只有1.8万吨,是“鸟巢”用钢量的40%;大运中心体育馆采用了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多轨道旋转滑移新技术,使得钢结构的安装精度的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大运中心建设中运用了至少16项绿色技术,如清水混凝土、雨水利用、中水回用、透水地面、湿地净化、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风能利用、智能绿地浇灌系统、干雾降温设施等。
3.深圳采用了全球最先进的互联网IPv6技术,信息网络将覆盖大运会44个比赛场馆、27个训练场馆,大运会信息系统由运动会IT系统、赛事成绩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运行保障与支持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将全部获得IPv6网络环境支撑。深圳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科技“含金量”十足,将会成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一届大运会。打造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大运会,将为加速建设“智慧深圳”提供创新契机和助推力量。
4.围绕“回归体育、回归仪式、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路,大运会开闭幕式将删繁就简,标新立异,更加强调简约、节俭、环保,不放烟花、不请“大腕”,不攀比排场、不攀比投入、不攀比豪华,努力做到以创意取胜,以诚意取胜,以新意取胜。在大运会火炬传递方面,深圳将采取“虚实结合”的方式进行,虚拟传递是本次大运会火炬传递的新亮点。
5.在本届大运会63个比赛场馆(含3个备用场馆)的建设中,实际新建的场馆只有22个,其余41个场馆都是在原有旧馆基础上的改扩建。无论是在资金的使用上,还是在物资的配备上,甚至精确到一张桌椅、一条板凳,都做到能省则省,许多团队也因此成了“省钱高手”。在节俭的同时,场馆的质量却没有降低,真正体现了“节俭·再生之美”的内涵。“办大型赛事不能不花钱,而是得少花钱、会花钱。”深圳市委书记王荣曾经如是说。
6.深圳实行大运村与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同步规划,校区内的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建筑将结合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运动员村、比赛训练场馆的要求兴建,为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提供运动员住宿、部分项目比赛、训练场地等服务。“节俭办大运”的宗旨始终贯穿于各场馆的建设中,各部门显得十分“抠门”,大手笔地删减没必要新建的项目,如临时场馆的建设预算就节省了超过50%,由最初的2.5亿元减少到1.2亿元。
7.15公里滨海休闲带,361个新建和提升改造的公园,335公里区域绿道,178公里城市轨道交通,130多条新增的公交接驳线路,1330多个新增公交站点,21个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930公里新增污水管网,2011台新能源车,15000栋建筑立面刷新,4436万平方米屋顶改造……借力大运,深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办赛事、办城市”。办大运要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分享成果,这是大运会始终秉承的理念。
8.大运会召开,城市建设更新不可避免,但深圳人的生活节奏并未被打乱。街面建筑翻新工程总能看到“环境提升,给您带来不便,表示歉意”的标注;举办一场盛会不需要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但有兴趣为大运会尽力的人随处可见,想参与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服务方式。
9.深圳没有硬性规定单双号的限行措施,但市民主动申报停驶的车辆多达41万辆,大运会期间交通顺畅;大运会没有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黄牛票少之又少,但运动场上不乏喝彩声;虽然没有奢华到必须成为地标的高规格场馆,但老百姓的健身意识却在增强,绿道上多了骑自行车的身影,传递环保理念。
10.深圳是一座有志愿服务传统的年轻城市,大运会加快了志愿服务精神在这座城市的传递和普及,助力深圳迈向“志愿之城”。这些志愿者中,既有17万人次走上街头服务市民的“蓝马甲”公务员,也有数以十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员;既有全市80%的少先队员,也有通过他们带动的90万名家长;既有扎根已久的老居民,也有刚来不久的新移民,还有留学生、外国友人等。
11.经过专门的培训,这些“蓝马甲”每周末抽出半天时间,到指定地点执勤。他们或是高举“文明出行,礼貌乘车”等标识牌,或是高声喊着“左行右立,文明排队”引导乘客文明乘车,维持交通秩序,礼貌劝导市民的不文明行为。除此之外,他们也提供市民问询服务,清理垃圾,清除站牌或墙面上的“牛皮癣”广告,等等。无论晴天下雨,只要市民有需要,他们就主动前去提供帮助。在“蓝马甲”行动中,深圳市直机关收到了执勤公务员提出的数千条建议,包括公交站牌标示不明,公交站点、线路设置不合理等等。根据公务员志愿者的建议,在素有“中国电子第一街”之称的华强北商业街,公交线路由原来的单点多线变成了单点单线,再加上每天都有数十名公务员志愿者配合交警执勤,之前混乱的乘车秩序一下消失了。这其中,“蓝马甲”功不可没。
12.大运会期间,市民政局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点多面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广泛开展“迎大运,创文明,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