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4年全市干部ZZ素质考核案例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
同志们:
新时代的干部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的要求落实到干部的具体行动中,即干部的行为规范要求,这也是干部考核的重点内容。《公务员考核规定》第35条明确:“公务员的考核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ZZ素质和工作实绩。”新时代细化干部考核工作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落实ZZ素质考核。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2024年全市干部ZZ素质考核案例研讨班。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专题辅导,希望通过此次研讨,我们能够进一步提升干部的ZZ素质,推动我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干部ZZ素质考核的时代背景
考核是导向,也是“指挥棒”。中国共产X的ZZ属性要求必须重视ZZ建设,ZZ建设落地见效的有效抓手是干部的ZZ素质考核。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赖于ZZ素质考核的引领、规范和约束。
(一)中国共产X的ZZ属性决定了重视ZZ素质考核
中国共产X的ZZ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执政X,“马克思主义政X突出的‘ZZ性’是塑造‘ZZ定力’的关键,更意味着中国共产X始终旗帜鲜明讲ZZ”。中国共产X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仍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共产X始终保持ZZ定力。从政X的自我建设来看,个体X员的ZZ品质塑造是保持X的先进性,确保一个政XZZ定力的重要因素。
新时代X员ZZ立场、ZZ方向、ZZ原则、ZZ道路等方面的ZZ定力塑造要求,必然要体现在干部管理工作中。检验干部是否保持ZZ定力的主要手段,就是在干部考核工作中强调干部的ZZ素质评价。因此,新时代干部考核强调ZZ素质标准,是中国共产X全面从严治X、保持政XZZ定力的必然要求。
(二)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强调ZZ素质考核
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素质”第一位就是ZZ素质要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必须以ZZ建设为统领,始终把ZZ建设摆在首位。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意见》,强调把ZZ标准和ZZ要求贯穿融入公务员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国外公务员制度的经验教训也表明,干部队伍的ZZ素质是确保公务员制度实现ZZ引领的根本因素。考核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ZZ素质考核是贯彻落实ZZ标准和ZZ要求的有力抓手,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必然要求进行ZZ素质考核。
(三)解决干部队伍中的突出问题亟须ZZ素质考核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到X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守ZZ纪律和ZZ规矩时谈到“七个有之”,直面这些问题,需要全面加强和规范X内ZZ生活,严明ZZ纪律,提高干部ZZ素质。
干部ZZ素质考核是“指挥棒”,ZZ素质考核的指标表明了干部需要遵守的ZZ纪律。干部ZZ素质考核是风向标,ZZ素质考核结果的运用有助于形成鲜明的导向,促进干部提高ZZ站位,把准ZZ方向,坚定ZZ立场,明确ZZ态度,严守ZZ纪律,培养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ZZ品格。
二、新时代干部ZZ素质考核的理论逻辑
新时代干部ZZ素质考核的理论逻辑重点回答的是“考核什么”的基本问题。首先,进行考核的前提是ZZ素质可以被清晰界定,即需要明确ZZ素质是什么。其次,考核体现的是具体发展阶段对干部的不同要求,其重点是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明确不同时代背景下的ZZ素质评价标准是什么。最后,任何考核都要落脚到具体的考核指标上,即需要明确ZZ素质考核的指标是什么。
(一)ZZ素质内涵的相关界定
从X的报告来看,“ZZ素质”的提法主要出现在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中,通常采用列举法来说明ZZ素质的内容。比如,1992年X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对X政领导干部的ZZ素质要求,具体表述为“通过学习,使广大X员干部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不断提高ZZ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2017年X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突出ZZ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X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X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
从法律法规来看,“ZZ素质”的提法主要出现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考核的相关法律法规当中,通常采用分解评价维度的方式来阐释ZZ素质。比如,1998年的《X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用的是“思想ZZ素质”,包括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ZZ方向和ZZ立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ZZ品德和道德品质四个方面。再如,2019年的《X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27条明确,“突出ZZ标准,注重了解ZZ理论学习情况,深入考察ZZ忠诚、ZZ定力、ZZ担当、ZZ能力、ZZ自律等方面的情况”。
从研究成果来看,既有研究中关于“ZZ素质”的界定既包括概念界定的思路总结,也包括具体的概念界定。比如,有学者查阅了近三十年发表的论文与近十年的《组工通讯》,总结了关于ZZ素质定义的两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