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如何让网红城市红得更持久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兴起了自媒体城市形象传播热潮,网友随手记录抑或城市精心打磨的生活片段,通过多维度传播触动外地游客的情感共鸣,在短时间内引起矩阵式的同频回应,城市迅速走红。不过,从长期观察来看,“网红”热度的维持并非易事,“网红城市”排名榜单一直处于变动中,一些城市出圈后又归于沉寂,背后呈现或暴露出的内容同质化、互动扁平化、热点速替化等诸多问题,是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遇到的普遍难题。对一座城市而言,无论是官方的主动策划,还是社交媒体的无心插柳,如何将“网红”变“长红”、“流量”变“留量”,如何让城市发展持久而“长红”?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城市走红出圈主要体现在文旅融合的魅力上,但迎接考验的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治理能力。“网红城市”往往对应的是消费者的“打卡”,这是典型的符号消费。但对于城市来说,以高质量的产业和服务,吸引消费者沉浸式体验,远比拍摄几张美照、几段点赞量高的短视频,更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城市认同。也就是说,在城市形象建设中需要科学处理“虚实”业态的关系,将虚拟空间造景和实体空间造境有机结合,合理配比“吃住行游购娱”等文旅产业和商业服务,并将不同业态都纳入城市形象建设的总体框架,始终将城市的文化品格作为价值追寻,才能真正让老百姓“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值得注意的是,在追逐热门景点和网红打卡地的同时,不仅需要牢牢把握城市功能品质活力的基础承载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还要把宜居宜业宜游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城市发展的持续追求,这是“网红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追求。为此,一方面,推动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持续涌现,以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在空间布局上,持续深化文旅多空间功能协同,将文旅融合的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施配套、产业转型中,保障城市发展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还要确保城市规划实施的连续性,为市民和游客提供顺畅、便捷、安全、舒适的公共服务和旅居体验。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