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05年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
二、给定资料
1.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后,各媒体一阵猛炒“奥运经济”,政府对奥运会的投资数量也令人咋舌。先是北京市政府发言人说将为奥运投入1800亿元人民币,接着国家统计局发言人表示将投入2800亿元。
中国国家统计局同时预计,筹办奥运会将在今后7年内平均每年拉动中国GDP增长0.3到0.4个百分点;而北京市统计局也认为,举办奥运会将对北京每年的经济增长产生2个百分点以上的拉升作用,进而使全市经济在近10年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卫平教授指出,不能把举办奥运会看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雪中炭”。过分夸大奥运经济的价值,甚至还有某些面临倒闭的商家期待着奥运会使他们“起死回生”,“这些人最终可能会失望”。
黄卫平分析说,以对奥运会的投资为例,要投入2800亿元办奥运的说法就是夸大其辞,其实这笔钱的大部分属于原先就已规划的北京城市建设资金,只不过为了奥运把有些项目提前了,现在让人感觉似乎又多出2800亿元来办奥运,这是误导。
黄卫平说,奥运会当然有利于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但夸大“奥运经济”的价值不一定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好处。
3.随着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运经济”的话题亦随之空前火爆。有专家指出,2008年的奥运会对北京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奥运经济是否就是一张百战百胜的常胜牌?在政府、企业、开发商高打“奥运牌”时,奥运经济也面临着三大问题:
一是缺乏产业支撑。中关村依靠高科技,CBD依靠贸易,金融街依靠金融,奥运经济依靠什么支撑?体育、文化产业能否支撑这个庞大的板块,目前还不明朗。从目前的形势看,政府对奥运会后奥运村的经济走势也不甚明了,对这个地区如何规划、如何引导,依然比较模糊。
二是场馆经营存疑。奥运之后的场馆经营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将对周边物业形成很大打击。因为如果场馆经营不好,就没人来,如果没人来,那么场馆周边的商业物业就很难做下去。
三是概念泡沫过大。2001年申奥成功,2002年北京房价骤升24%,新项目几乎以每天一个的速度在增加。对奥运会带给北京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业内普遍认为肯定有促进作用,但是否有开发商们宣扬的那么大,尚在存疑。有关专家认为,那只不过是开发商们的一厢情愿或蓄意炒作,如果说奥运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