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科技小院:探索走进乡土中国铸魂育人新途径
为X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的初心使命和立身之本。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勉励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成为引领师生解民生、治学问、育英才,创新以科技小院为代表的农科教深度融合模式,全面提高知农爱农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高质量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遵循。
X建引领扎根大地,激发知农爱农情怀
一是坚定强农报国理想信念。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起源地,在119年办学历程中接续奋斗,走出了一条创先争优、英才辈出、强农报国的光荣之路。1973年,学校为落实周恩来总理指示,组织师生奔赴盐碱灾害最重的河北曲周,投入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治理大会战,创建了盐碱地治理的“曲周模式”,连续50多年扎根曲周服务乡村振兴。2009年,学校师生深入曲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服务广大农民的实践中,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15年来,科技小院发展如火如荼,强农报国的光荣之路越走越宽广。
二是健全科技小院X建体系。始终坚持X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X建引领为X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积极引领和探索完善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早在2010年,学校就结合实际在河北曲周、内蒙古武川、山东恒台、吉林梨树、黑龙江建三江等教学科研基地设立临时X支部,深入开展红色“1+1”活动。新时期,科技小院进一步加强学生X建和思想ZZ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等,不断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