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一直占据“半壁江山”。服务业不仅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强支撑。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等举措,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依然存在着创新不足、效率不高、产业融合不深和治理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为此,要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培育和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夯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基础
影响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出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多元经营主体。多元共存的服务业经营主体,是服务业发展的支柱,既要致力于建设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大型服务业集团,又要为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发展拓展空间,形成多层次经营主体互助共促的新局面。当前,中小微服务业企业是劳动就业的主要贡献者,但发展困难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政府要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帮助中小微服务业企业解决融资难、人才缺和数字化转型能力弱等问题,以此增强中小微服务业企业的供需匹配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和壮大多元且富有竞争活力的经营主体,关键是打破部分服务业领域的垄断行为,积极有序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对不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可以依靠市场充分竞争提升供给质量的服务业行业领域逐步取消准入限制。对涉及重要民生领域的教育、卫生、体育等行业,稳妥放宽准入限制,清理不合理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准入限制,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
构建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和开放的治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