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政务数据如何赋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政务数据是各级政务部门及其技术支撑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依法采集、生成、存储、管理的各类数据资源,是政务数字化的基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数字政府建设的大力推进,政务数据愈发呈现出高度聚集、流动频繁且逐步共享开放的特征和趋势。以政务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有力支撑社会治理思维创新化、结构扁平化、方式科学化、过程民主化,赋能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政务数据赋能社会治理思维创新。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在数字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政务数据与政府管理服务融合不断深化拓展,正有力推动政务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的系统性变革。这一变革将政务管理服务的各项应用与业务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各类政务数据。由此,政府在传统治理过程中运用的将数据作为治理工具的“技术思维”逐渐不适用于当前不断演进的系统性变革,进而在实际治理中催生出将数据作为治理对象的“治理思维”。从“数据—技术”到“数据—治理”的转变,在拓展政务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推动实现政府治理理念的更新与社会治理思维的创新。在新的治理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清晰的治理规则、业务规则,对各类政务数据进行治理,推动社会治理便捷化、高效化、智能化。
政务数据赋能社会治理结构扁平化。以政务数据融合、数字技术融合、政务业务融合等生态互联,建设而成的政务数据平台是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新型重要载体。当前,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起覆盖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初步实现政务数据目录统一管理、数据资源统一发布、共享需求统一受理、数据供需统一对接、数据异议统一处理、数据应用和服务统一推广。依托标准统一、整体联动、协同推进的各级政务数据平台,大力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