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坚持规划先行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局部冲突和动荡加剧等因素交织影响,世界能源发展格局进入深度调整期。
深刻认识国际能源安全出现的新形势。当前,世界能源安全出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交织现象,国际能源安全形势加速演变。
一方面,在传统能源安全领域,石油和天然气供需格局变化、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新能源矿产需求迅速增长等因素导致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增加。一是世界油气供需格局发生深刻调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盟主动与俄罗斯能源脱钩,欧洲改为从北美、中东等地区进口油气,俄罗斯油气出口贸易流向呈现“向东走”的态势;在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外溢背景下,红海地区的石油运输通道面临来自胡塞武装的威胁,给石油海上运输造成巨大风险。近年来,地缘ZZ冲突促使全球油气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大幅增加,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供应保障形成明显压力。二是国际能源价格大幅波动。2020年4月,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首次跌至负值。2022年2月,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遭西方制裁,国际天然气供应减少,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剧烈波动。同时,“欧佩克+”频频实施减产措施及延长减产时限,给国际油价走势增添未知变数。国际能源价格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进口能源成本造成冲击。2022年1—2月,我国原油和天然气进口均出现量减价增的局面,其中共进口原油8513.8万吨、金额506.734亿美元,进口量减少4.9%,但进口金额大幅增加43.0%;天然气共进口1985.8万吨、金额131.987亿美元,进口量减少3.8%,但进口价格上涨81.6%。三是新能源矿产需求快速增加。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蓬勃发展。国际能源署《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指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接近14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18%,其中中国汽车制造商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国际能源署《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0%、太阳能光伏占四分之三,中国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的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66%。可以看到,未来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镍、锰、锂、钴等矿产,以及电力装备所需的铜、铝等矿产的需求量将大幅增加。然而,因资源禀赋等原因,我国镍、钴、铬、铪等矿产对外依存度超过90%,锰、铍、锆对外依存度超过80%。随着关键矿产成为国家间博弈的“武器”,能源问题ZZ化日益凸显,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压力增大。
另一方面,在非传统能源安全领域,网络攻击、极端天气、新能源快速发展等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带来的挑战增加。近年来,针对能源系统的网络攻击事件屡见不鲜,尤其是通过植入芯片、网络远程操控电子设备等袭击行为成为能源安全保障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作为影响能源安全的新风险逐渐凸显,当前全球变暖的整体形势愈发严峻,2023年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更加频繁,导致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受到挑战。2024年7月,美国休斯敦遭遇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