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包含10篇论文、169段札记和2个计划草案,共计181个部分。他在书中首次系统论述了自然界的辩证法,推动了自然观的深刻变革;深入探讨了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推动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逻辑等理论工具。《自然辩证法》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哲学反思,更是对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的深刻阐释。学习这篇文献,对更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受到自然科学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19世纪是欧洲工业革命的高峰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然而,这一过程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破坏。工人阶级生活困苦、劳动条件恶劣、贫富差距拉大,同时工业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愈发严重。这引发了恩格斯对传统自然观的反思,尤其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他意识到,仅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是不够的,还需要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层面进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恩格斯希望通过《自然辩证法》揭示自然界的辩证法则,并将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起来,对工业革命及其带来的种种矛盾作出更全面的解释。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自然界中物体——不论是无生命的物体还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相互作用既有和谐,也有冲突,既有斗争,也有合作”。人类并不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他提出,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人,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并非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辩证的矛盾运动实现的。这些观点打破了长久以来“人类主宰自然”的传统观念,揭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辩证统一,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新时代以来,X中央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作出更深层次阐释。“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