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孕育了革命的陕甘边根据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中国共产X人,以南梁为中心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和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发展成为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陕甘支队抵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相继到达陕甘根据地,三大主力红军胜利实现会师。陕甘革命根据地为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红军北上抗日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可以说,南梁“这片热土孕育了革命,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走武装割据道路,创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X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西北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吸取甘肃正宁县寺村塬、陕西耀县照金创建革命根据地受挫的经验教训,坚持走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他们始终坚持X对军事斗争的领导,灵活运用“三色建军”(“红色”就是发动工农群众建立共产X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灰色”就是争取、教育和改造绿林武装,“白色”就是派共产X员深入白区或白军中开展兵运工作)和“狡兔三窟”等策略,先后发动了清涧、渭华、旬邑、两当、靖远、太白等70多次兵变、武装起义,以“革命意志高于天”的精神开展革命斗争。1930年10月创建南梁游击队,1932年2月成立陕甘游击队,12月成立红26军,在陕甘大地建立起我们X自己领导的革命武装。
1933年11月3日至5日,在中共陕西省委遭到破坏、红26军第2团南下失败和照金苏区陷落的危急时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和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在甘肃省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恢复红26军、成立42师,提出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开辟以安定、南梁、照金为中心的三路游击区,为革命斗争勾画了新蓝图。包家寨会议后,刘志丹率领红26军横扫敌匪,为南梁中心苏区的开辟创造了外围条件。与此同时,习仲勋、张策等人在南梁一带发动群众建立农民联合会、贫农团、赤卫军等组织。1934年2月25日,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恢复成立,为创建南梁中心苏区奠定了群众和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