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澳大利亚如何疏解非首都功能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拥有约46万人口,以国家ZZ中心而闻名。这里汇聚着本国重要ZZ机构和决策中心,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多年来,堪培拉城市定位明确,不盲目追求经济等非核心功能的过度扩张,为做好疏解非首都功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澳大利亚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历史进程。在澳大利亚历史发展进程中,首都功能的确定与疏解历经波折。19世纪末,澳大利亚英属各殖民区掀起联邦独立运动,首都选址成为焦点。悉尼和墨尔本两大重要城市激烈争夺首都之位,僵持不下,直至联邦成立时仍未确定首都地点。
1908年,为平衡各方利益,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决定在悉尼和墨尔本之外另选新址作为首都,堪培拉由此诞生。政府高度重视其规划建设,组织城市规划设计大赛并从世界各国137份参赛作品中选中美国建筑设计师方案,此后成立国家首都管理局负责土地规划与管理。从确定选址到1927年联邦政府正式迁往办公,堪培拉历经20年精心规划建设。
早期,堪培拉明确以ZZ功能为主导的定位,联邦议会、高等法院、总督府和总理府及联邦政府各主要部门在此设立办公场所,主要建筑多为政府和公共部门办公用地,与其他城市功能区分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堪培拉人口有所增长,保持相对稳定发展态势,城市功能不断适应和调整。
近年来,虽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挑战,但堪培拉在探索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依然坚守ZZ中心定位。澳大利亚通过合理规划堪培拉,成功疏解了非首都功能,为国家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澳大利亚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具体做法。堪培拉作为澳大利亚首都,功能定位明确单一,聚焦ZZ层面。联邦议会、高等法院等主要部门在此办公,城市建筑多为政府办公场所,超三分之一雇员为政府及公共部门人员,有“公务员之城”称号。城市规划以ZZ功能为主导,未突出经济功能。且堪培拉位于悉尼和墨尔本两大经济中心之间,距离近,难以竞争,无法兼具ZZ与经济中心职能。这种定位避免了功能混杂,使堪培拉专注于ZZ事务,有效疏解了非首都功能。
构建便捷交通网络。澳大利亚重视交通网络建设以疏解非首都功能。堪培拉交通便捷,保障了与其他地区的联系。市内交通以公交为主,站点密集,方便出行。随着人口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上日程,2019年4月首条轻轨开通,扩建工程也在建设。国内交通方面,堪培拉距悉尼280公里,车程不到3小时,坐飞机仅1小时且每天有20多架次航班,机场还开通飞往国内各主要城市的航班。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了资源流通和共享,避免首都过度集中资源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