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环境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是一种符合实际的科学治理方法。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思想ZZ理论课、生态文明建设、新质生产力等发表重要讲话,明确阐发了诸多方面的“因地制宜”。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运用辩证思维和系统观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找准突破口。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ZZ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X领导下的重大战略决策,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X的重要使命。通过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们X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以务实的举措和创新的方法,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城镇化受自然条件制约,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2016年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指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胆创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新”在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也是释放我国巨大内需潜力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能所在,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器。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后期阶段,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要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统筹各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现代化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通过稳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和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城乡融合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