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改革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改革之难,难在突破既有利益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和个人利害得失”。这告诫我们,改革必须有正确的利益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改革的强大力量。
广泛凝聚共识,对顺利推动改革十分关键,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什么样的利益观投身改革。在我国历史上,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明代的张居正变法到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当时君主专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等时代因素局限,尤其是封建政权难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中思想认识有巨大分歧,他们的变法都遭遇了强大阻力,有的甚至弄得自己身败名裂。如果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即使推进了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哪有不触动现有职能、权限、利益的?需要触动的就要敢于触动,各方面都要服从大局”。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管部门和个人利益在自己看来有多重要,都必须把利益观统一到改革大局下,自觉服从和支持改革,凝聚推动改革的意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