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服务指南
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服务指南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行为,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二、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组级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代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
第二章:组织结构与职责
重大财务事项决策参照执行“四议两公开”机制,并报乡镇X委、政府或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或备案。
一、组织结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工作应当在农村基层X组织领导下,由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会计人员等按规定履行职责。
二、职责
(一)成员代表大会:审议、决定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年度财务计划、重大财务收支事项、年度收益分配方案等;审议、决定本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薪酬,并对其实施监督和考核;对理事会和监事会年度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提出质询和改进意见;其他需要成员(代表)大会决定的重大财务事项。
(二)理事会:起草、执行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年度财务计划、年度收益分配方案等;实施本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筹集、资产资源发包租赁、对外投资、资产处置等经营活动,签订经济合同并督促合同履行;提出本集体经济组织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薪酬的建议,决定其他工作人员薪酬;向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年度财务执行情况;执行本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及成员(代表)大会决定的其他财务事项。
(三)监事会: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组织开展民主理财;监督理事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履职行为,对损害本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组织章程或者成员(代表)大会决议的财务行为提出质询和改进建议,对理事、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提出罢免或解聘建议;协助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监督工作;向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年度财务监督情况;执行本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规定及成员(代表)大会决定的其他财务监督事项。
(四)会计人员: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组织本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审核本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会计人员负责本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凭证审核及填制、会计账簿登记及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及报送、稽核、会计档案保管、财务公开等日常工作。配合开展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审计和调查工作。
第三章:财务管理原则
一、民主管理
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二、公开透明
财务活动情况及其有关账目,重大经济事项等应当向全体成员公开。
三、成员收益
保障全体成员享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四、支持公益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应当用于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农村公益事业。
第四章新旧制度衔接
一、自2024年1月1日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严格按照新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二、新旧会计制度衔接相关工作:
(一)根据原账编制2023年12月31日的科目余额表。
(二)按照新制度设立2024年1月1日的新账。
(三)登记及调整新账的科目余额,包括将原账科目余额转入新账会计科目、将未入账事项登记新账科目、对相关新账科目余额进行调整等。
(四)按照登记及调整后新账的各会计科目余额,编制2024年1月1日的科目余额表,作为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
(五)根据新账各会计科目的期初余额,按照新制度编制2024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仅要求填列各项目“年初余额”)。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进一步清理核实和归类统计存货、生物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数据。
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照新制度要求对原有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及时更新和调试,实现数据准确转换,确保新旧账套有序衔接。
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新制度编制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在编制2024年度收益及收益分配表时,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较数。
六、新旧会计制度差异化科目处理
(一)资产类。资产类主要涉及原科目中“牲畜(禽)资产”科目和“林木资产”科目。对于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牲畜(禽)资产,例如幼畜及育肥畜等,应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对于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牲畜(禽)资产,例如产畜和役畜等,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对于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林木资产,例如用材林等非经济林木,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对于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林木资产,例如经济林、薪炭林等经济林木,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对于以防护、环境保护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资产,例如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应当将相应余额转入新账的“公益性生物资产”科目。新制度设置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尚未核销、已经按照原支付分期摊销并直接冲减账面价值的产役畜、经济林木等,应当按照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摊销的金额,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贷记“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新制度设置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科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全面核查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并于2024年1月1日对前期未确认、现已确认的无形资产补提摊销,按照应计提摊销金额,借记“公益公积金”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二)负债类。负债类科目主要涉及“应付款”科目、“长期借款及应付款”科目、“应付福利费”科目。新制度设置了“应付款”“应付劳务费”“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及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科目,不再设置“应付福利费”科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结合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将符合新支付规定的应付劳务费性质的相应余额转入新账的“应付劳务费”科目,将符合新制度规定的应交税费性质的相应余额转入新账的“应交税费”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的“应付款”科目;将符合新支付规定的专项应付款性质的相应余额转入新账的“专项应付款”科目,将剩余余额转入新账的“长期借款及应付款”科目;新制度不再提取应付福利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将原账的“应付福利费”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的“收益分配——未分配收益”科目。
(三)所有者权益类和成本类:核算内容与原账相应科目核算内容基本相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原账的上述相应科目余额直接转入新账的相应科目。
(四)损益类:原账中损益类科目年末无余额,无需进行转账。2024年1月1日起,按照新制度设置损益类科目并进行账务处理。
(五)新旧衔接转账应当编制转账工作底稿,并将转入新账的对应科目余额及分拆原科目余额的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第五章新会计制度科目设置推荐
一、资产
101库存现金
102银行存款按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名称设置明细科目。
111短期投资按照短期投资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设置股票、债券、基金、其他等。
112应收款按照发生应收及暂收款项的非成员的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科目。设置应收单位、应收个人等。
113内部往来按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121库存物资按照库存物资品名设置明细科目。设置原材料、农用材料、农产品、工业产成品、低值易耗品、其他。
131消耗性生物资产按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设置明细科目。设置大田作物和蔬菜,林木类、育肥畜,鱼虾贝类、其他。
132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设置明细科目。设置经济林、薪炭林、产役畜、其他。(记账时包括外购、自行繁殖或营造、天然起源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计量,以及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后的折旧计提等。对于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其成本应包括达到预定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如造林费、抚育费、饲料费等。)
133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按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所属部门等设置明细科目。
134公益性生物资产按照公益性生物资产的种类或者项目等设置明细科目。(相关成本应当按照郁闭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森林保护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计价。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折旧,并且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做好计价、增减、摊销、死亡毁损等核算工作。)
141长期投资按照投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设置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长期其他投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投资、长期的资金占用投资等)等。
151固定资产按照相应固定资产的类别和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设置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工具、器具、生产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电子设备、其他固定资产等。
152累计折旧按照相应固定资产的类别和项目等设置明细科目。
153在建工程按照工程项目等设置明细科目。设置工程建设、设备安装、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造(农村道路、水利设施等)、固定资产改建、预付工程款、工程物资、应付工程款、工程人员费用、工程其他费用、工程报废或毁损、自然灾害损失、其他等科目。
154固定资产清理按照被清理的固定资产等设置明细科目。
161无形资产按照无形资产类别等设置明细科目。设置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经营权、林权、草原权、其他。
162累计摊销按照相应无形资产的类别等设置明细科目。
171长期待摊费用按照支出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预付水电费、预付材料费、预付工程费、开办费(注册费、咨询费)、修理费用、改建支出、研发支出、广告宣传费、职工教育经费、其他长期待摊费用等。
181待处理财产损溢按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进行明细核算。
二、负债
201短期借款按照借款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科目。设置金融机构、单位、个人等。
211应付款按照发生应付及暂收款项的非成员的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设置应付单位、应付个人等。
212应付工资包括工资总额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助、社会保险费等。应设置“应付工资明细账”,按照应付工资的对象、组成内容等进行明细核算。
213应付劳务费包括劳务费总额内的各种劳务费、奖金、津贴、补助等。应当设置“应付劳务费明细账”,按照应付劳务费的对象、组成内容等进行明细核算。
214应交税费按照应缴纳的税费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车船税、契税、关税、资源税、烟叶税、船舶吨税、耕地占用税、环境保护税、教育税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
221长期借款及应付款按照借款及应付款单位或个人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设置金融机构、单位、个人、其他科目。
231一事一议资金按照所议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另设备查簿。
241专项应付款按照政府补助资金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财政专项补助、征地补偿费、其他科目。设置专项建设基金、专项扶贫基金、专项农业发展基金、专项教育基金、专项科技研发基金、专项环保基金、专项医疗卫生基金、专项文化基金、专项社会保障基金、专项灾害救助基金、专项债务偿还基金、其他专项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301资本按照章程等确定属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的相关权益。设置入社资本、转增资本、其他科目。设置成员出资(入社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未分配利润、专项基金(发展基金、风险基金)、转增资本、其他权益工具、成员股份、成员权益调整等。
311公益公积金按照公益公积金的来源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集体计提、政府补助或接受捐赠、一事一议资金转入、征地补偿费转入、其他科目。
321本年收益
322收益分配按照收益的用途设置明细科目。设置各项分配(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福利费、提取教育基金、提取医疗基金、提取风险基金、提取发展基金、向成员分配收益、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专项基金、其他分配、收益分配税金)、未分配收益等。
四、成本
401生产(劳务)成本按照生产费用和劳务成本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生产费用、劳务成本科目。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劳务成本、辅助生产费用、外购动力费用、租赁费用、包装费用、质量检测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停工损失、在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其他生产成本、成本差异等。
五、损益
501经营收入按照经营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出租收入、发包收入、其他科目。
502投资收益按照投资种类和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协议或定期存款、其他科目。设置股利收入、利息收入、股权投资收益、债券投资收益、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合营企业投资收益、投资减值准备转回、投资资产处置利得、投资资产处置损失、投资收益调整、汇兑收益、其他投资收益、投资损失、投资成本摊销等。
503补助收入按照补助收入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运转补助收入、经营性补助收入、其他补助收入科目。设置政府补助收入、专项补助收入、政策性补贴收入、灾害救助补助收入、扶贫项目补助收入、农业保险补贴收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收入、教育补助收入、医疗卫生补助收入、文化体育补助收入、社会保障补助收入、其他补助收入、补助收入退回、补助收入调整等。
504其他收入按照其他收入的来源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盘盈、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存款利息、捐赠、其他科目。设置资产处置收入、捐赠收入、利息收入、罚款收入、盘盈收入、非经营性补贴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其他经营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
511经营支出按照经营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销售支出、劳务支出、出租支出、发包支出、其他经营支出等。
512税金及附加按照税费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513管理费用按照管理费用的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办公费、水电费、职工薪酬、管理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用无形资产摊销、修理费、租赁费、咨询费、审计费、培训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保险费、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误工费、商务接待费、诉讼费、慰问费等。
514公益支出按照公益支出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内部公益事业、集体福利支出、公益性固定资产维修、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其他科目。设置村庄建设支出、环境整治支出、文化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扶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灾害救助支出、公共安全支出、科技推广支出、水利设施支出、道路维护支出、公共设施维护支出、社区服务支出、法律服务支出、公益性固定资产修理、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其他公益支出等。
515其他支出按照其他支出的项目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设置生物资产的死亡毁损支出、损失,固定资产及存货等盘亏、损失,防灾抢险支出,罚款支出,捐赠支出,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损失,借款利息及手续费,其他等科目。
521所得税费用设置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调整、预缴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退回、税收优惠、税收罚款及滞纳金、其他与所得税相关的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