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加快建设海洋港口群技能人才队伍
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人才是第一要素。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由交通部于1975年建校,现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省港口集团主办,在校学生近15000人。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对接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坚守港航特色办学之路,为全球港航业培养了7万余名优质毕业生,每年为国内外港航及区域企业培训员工5万人次,培养社会船员超10万人次。
发挥国有企业办学体制机制优势。一是加大投入筑牢办学根基。近年来,山东港口集团肩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神圣使命,勇担国企办学主体责任,先后投入17亿元建设青岛港湾职业学院新校区,调拨价值1.2亿元港口设备支持学院开展实践教学,全力推动《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落实落地,加快推进部省共建世界一流港湾职业技术院校,建设港航领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示范区,为培养港航人才提供高能级平台和重要保障。二是顶层设计职教发展蓝图。山东省港口集团作为山东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以产助教,遵循职业教育类型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建设世界一流港湾职业技术大学”“锻造一流职业培训品牌”等国企办学目标。连续出台《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三年规划方案》《支持港湾学院建设世界一流港湾职业大学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文件,落实人才共育、师资共用、课程共建、教材共编、技术共研、成果共享。
打造“校港一体,深度融合”办学模式。一是全要素一体发展助力内涵提升。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学院赓续国企办学、产教融合天然基因,以培养全国和全球港航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全面谋划和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