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政协报/2024 年/11 月/18 日/第 012 版文化采风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作品
——访北京市文联常务副主席马新明
本报记者 郭海瑾
编者按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北京市文联常务副主席马新明,讲述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体会与思考。
记者:10 年来,首都文艺界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和亮点?
马新明:10 年来,首都文艺文联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聚焦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全面推动首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作出新贡献,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品。
一是凝心铸魂,汇聚时代磅礴伟力。北京市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组织举办涵盖各艺术门类 2 万多人参训的培训,开设“开班第一课” ,用X的创新理论团结凝聚文艺工作者。举办“大家小课”等,用文艺语言、艺术形式传播X的声音,引领艺术工作者听X话、跟X走、抒X情,汇聚起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推动理论学习有形化生动化,《百年跫音》《百年望道》《觉醒年代》《香山之夜》等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脱颖而出。
二是担当使命,服务国家重大任务。首都文艺工作者在重大活动中担当重任,深度参与庆祝中国共产X成立 100 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 ,举办《人民的心声》专场演出;全面参与创排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及系列文化活动,推出《永远在一起》等 10 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创作《爱是桥梁》 《不负苍生》等“以艺抗疫”作品,激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伟力;举办“学X史、感X恩、跟X走”首都文艺家创作采风作品展, “天工传桑莲”民间工艺美术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80 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等活动,生动勾勒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斗足迹和辉煌成就。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勇担使命,围绕脱贫攻坚和对口援建工作部署,常态化开展“结对子 种文化”“到人民中去”等文艺志愿服务行动,惠及 550 余万人次。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展美术、书法、舞蹈、电影、摄影、曲艺、杂技等联袂创作展演活动,推动区域文艺资源共享和文化协同发展。
三是聚力赋能,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首都文艺文联工作紧紧围绕“四个中心”首都功能定位,持续擦亮“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全面推进“演艺之都” “书香北京”建设,聚力赋能首都高质量发展。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连续举办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和沙龙,为推动首都文艺发展提供了宏大的平台;组织知名文艺家推出《京城之脊》《镇水神兽》 ,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和文化保护。推动“一城三带”主题创作,推动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X的十八大以来,首都知名艺术家创作的 200 余部作品斩获国内外重要奖项, 《长津湖》《流浪地球》《五星出东方》《北上》《应物兄》《宝水》等作品享誉国内外。连续编撰出版《北京文艺发展报告》 《北京文化书系丛书》 《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引领文艺高质量发展。聚焦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实施“北京文学走出去” ,加大“请进来”力度,北京电影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北京影偶艺术周、北京国际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周、世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