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明确了做好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这是在重要节点及时准确研判形势而作出的工作部署,将为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提供有力支撑。
宏观政策主动作为推动经济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4年以来,在X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特别是9月底以来,中央果断部署、国务院各部门系统落实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积极主动作为,有效提振了社会信心,四季度以来经济主要指标明显回升。预计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能实现5%左右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就业和物价保持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即将顺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这为“十四五”规划扎实收官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令人鼓舞。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发展含金量明显提升。要全面认识和充分肯定我国政府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绩和激发出的高质量发展潜能。创新推动“两重”“两新”工作,统筹用好各方面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积极支持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纵深推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有效缓解重点领域风险,房地产市场出现回稳改善的积极信号。总之,倾听和积极回应企业与群众的呼声、诉求,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和狠抓落实,更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人民更有感有得,让企业更有创新活力。
激发高质量发展潜能和稳定经济需要更加积极有为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把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用足用到位,需要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立足“十四五”末,展望“十五五”,我国具有巨大经济体量、市场容量和产业配套能力,能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关键是要积极作为,针对结构性问题造成的经济循环堵点,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总供给与总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从长期向好的要素支撑来讲,我国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人才红利加速释放,积极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人口发展质量,推动收入分配格局向橄榄型格局迈进,做实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非常必要;我国扩大内需空间广阔,抓好重大战略贯彻落实,推动区域间联动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激发更大的投资与消费增长空间,需要更加积极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