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世界各国如何应对人工智能重塑劳动力市场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渗透日益广泛且深入,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AI技术进一步催生了新业态、新产业并提供新就业机会,使劳动者摆脱繁重、重复的劳动,释放出更多时间从事高价值的工作。同时AI普及可能带来工作机会的急剧减少,从而增加失业风险,推动全球劳动就业市场发生重大变革,引发世界各国对劳动市场岗位替代的担忧,促使各国积极探索应对策略。
AI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成必然趋势
人工智能让机器具备像人一样“思考”的能力,分为决策式AI和生成式AI。决策式AI用于人脸识别、推荐系统、风控系统、医疗诊断、机器人等场景;生成式AI不仅会“思考”,还能“创作”,可从事写作、绘画、编曲、翻译和设计等工作。AI技术在多行业深度融合,从制造业、零售业等领域延伸至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教育培训、战略咨询、国防安全等行业,应用边界不断拓展,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
AI的应用对就业影响广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Gen-AI—人工智能和工作的未来》报告表明,AI对全球就业岗位影响面近40%,发达经济体受影响程度约60%,预计未来大量职业将被替代,劳动力面临巨大转型压力。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显示,年龄较大的工人对技术进步的适应能力较差,人工智能会给这一群体带来挑战。AI普及使制造、物流、客服、法律服务、初级翻译等标准化和重复性的岗位容易被替代,这改变了全球劳动市场的技能需求。
在全球不同国家中,AI的推广和应用程度差异显著。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指出,发达经济体率先面临就业冲击,生成式AI的应用率显著高于低收入国家。在高收入国家,5.5%的就业岗位可能因生成式AI广泛应用而被替代,在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仅为0.4%。新兴市场及低收入国家虽短期影响较小,但长期若不提升技术与劳动力技能,与发达经济体数字鸿沟将加剧。
调查显示大量民众担忧AI减少工作岗位,微软《2023年年度工作趋势指数报告》显示,49%的受访者担心AI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岗位。对AI越了解、使用越多的人,担忧情绪越高。2023年3月,高盛报告显示,AI可以取代相当于3亿个全职工作岗位。2024年美国调查机构盖洛普的研究显示,72%的财富500强首席人力资源官预计AI将在未来三年内取代大量蓝领和白领工人的工作,担忧可能导致收入不平等、失业人口增加等社会问题。这些担忧促使各国政府重视并积极应对AI对劳动力市场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