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职测每日5题(2025年1月20日)
1.(逻辑)小宋通过热能观测图发现,区城P比相邻区域Q的地面温度高22℃,小宋据此认为,区城P有浮游物聚集群。要使上述论证成立,需要补充的前提是()。
A.凡是地面温度高的区域,必然有浮游生物聚集群
B.凡是地面温度在22℃以上的区域,必然有浮游生物聚集群
C.凡是地面温度比周边低22℃的区域,必没有浮游生物聚集
D.凡是地面温度比周边高22℃的区域,必然有浮游生物聚集群
答案:D
解析:
论点:区城P有浮游物聚集群。
论据:区城P比相邻区域Q的地面温度高22℃。论据讨论的是P、Q区域地面温度的对比,论点讨论的是区城P有浮游物聚集群,讨论话题不一致,问前提优先考虑搭桥。
A项:地面温度高的区域,必然有浮游生物聚集群,但温度有多高并不明确,为不明确项,排除;
B项:地面温度在22℃以上的区域,必然有浮游生物聚集群,根据题干只知道区城P比相邻区域Q的地面温度高22°,但区城P的地面温度是多少并不明确,为不明确项,排除;
C项:地面温度比周边低22℃的区域,必没有浮游生物聚集,只能说明区域Q没有浮游生物聚集,但与论点讨论的区域P无关,为无关项,排除;
D项:地面温度比周边高22℃的区域,必然有浮游生物聚集群,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建立了联系,能够证明区域P有浮游物聚集群,为搭桥项,可以加强,当选。
2.(逻辑)古代某县令的大印、顶戴、官服被偷。甲乙、丙是三个嫌疑人,每人恰好只偷了其中一件,在审讯中,三人作出供述。甲:“乙偷的大印。”乙:“丙偷的顶戴。丙:“我偷的官服。”真相大白后,人们发现,偷大印的人说的是真话,偷顶戴的人说的是假话。由此可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