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对科技创新作出了重要部署,赋予了科技创新崭新内涵,为高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鼓励自由探索,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提高ZZ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独特优势,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深刻认识高校是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的关键力量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创新不仅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还深刻重塑了国际竞争格局。纵观全球,凡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大国,无不拥有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应对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不仅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更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的关键力量。
高校是基础研究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为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提供源头支撑。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表明,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技术创新能“跳”多高、“跑”多远,基础研究是关键。高校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2020年,国家基础研究经费执行结构数据显示,高等学校占比为49.4%,研究与开发机构占比为39.1%,企业占比为6.5%。这充分体现出高校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是原始创新的主战场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为筑牢科技创新根基和底座提供坚实保障。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交汇点,是原始创新与重大科技突破的核心力量。“十三五”以来,高校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60%以上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水平研究成果尤其是重大科技突破集中涌现,充分彰显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引领作用。经过长期研究积累,世界级原始创新已经在高校陆续“崭露头角”。实践显示,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校的原始创新与重大科技突破占据重要地位,为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