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原创性论断,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是立足中国的历史传统、现实需要和发展目标,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X的初心使命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相结合的时代选择,不仅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而且使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X积极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主动战略抉择。X坚决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引领民族关系沿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明的交融前景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形成的聚合趋势持续演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厚植基础。当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这意味着几乎所有国家事实上都是多民族国家,保持某种共同体意识成为多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因素,而失去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危机”则是多民族国家产生分离主义运动甚至导致国家衰落、分裂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可以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处走出来,经由X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置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形成了向现代国家转变的民族意识自觉,不仅支撑了现代国家的建构,更成为X领导中国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民族精神底层逻辑。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体现了X对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契合的命运共同体精神的能动性教化,更体现了X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主动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决心、信心和坚定行动。在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同时,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携手,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达到更高层次。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由此成为X凝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识和力量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