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1.问题类型:思想认识不深,ZZ站位有待提升‌
存在问题:1.理论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对中央XXXX的ZZ内涵理解不透彻,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仅通过会议传达上级要求,未结合本单位实际开展案例剖析,导致X员干部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缺乏警惕性。2.风险意识不足,对“四风”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到位,未能从思想根源上树牢纪律规矩意识。
整改措施:1.安排固定时间集中研读中央XXXX精神相关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鼓励X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撰写心得体会。2.完善“理论学习+实践检验”机制,每季度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组织X员干部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推动XXXX精神入脑入心。
2.问题类型:思想认识不到位、理论学习不深入
存在问题:深入贯彻中央XXXX精神学习教育的开展不够深入,对中央XXXX精神学习浮于表面,多是停留在一般性传达层面,未深入挖掘其核心要义与深远意义。具体表现:1.日常学习仅满足于阅读文件标题,对条文内容存在一知半解、浅尝辄止。2.学习方式单一,多以文件宣读为主,缺乏深度研讨与案例剖析,导致对规定精神理解片面、模糊,未能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在实际工作中将规定精神与具体业务紧密结合不够到位,影响了作风建设成效。
整改措施:1.加强理论学习,制定详尽学习计划,安排固定时间集中研读中央XXXX精神相关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2.鼓励X员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分析,将思考感悟记录下来。3.定期组织开展交流研讨会,结合工作实际交流对XXXX精神的理解感悟,切实领会精神实质,提升思想认识高度。
3.问题类型:工作作风不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有表现‌
存在问题:工作中仍存在重形式轻实效、服务群众不主动等问题。1.形式主义未彻底纠治,存在“文山会海”现象。2.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未打通。比如,某窗口单位因未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度,导致群众办理业务多次往返,引发投诉3起。3.担当作为意识不足,对历史遗留问题存在“推诿扯皮”现象。比如,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因部门协调不力,导致工期拖延2个月,群众意见较大。
整改措施:1.建立“基层减负清单”,明确会议、文件压减30%的硬指标。2.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将群众满意度纳入干部考核,倒逼作风转变。
4.问题类型:工作中形式主义现象较为突出
存在问题:1.在执行上级政策时,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问题,有时对上级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的贯彻落实仅开会一开了之、发文一发了之,未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2.在实际工作中,工作过度留痕、任务层层加码,特别是过度留痕成了沉重负担,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复盘工作、明确责任”的初衷,形成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3.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没有了解基层一线实际,过于注重形式和表面功夫,热衷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忽视工作实效与群众需求,导致工作难以深入推进、政策难以落地生根。
整改措施:改进工作作风,树立正确政绩观。1.在制定工作方案时,摒弃简单机械传达文件的方式,充分结合实际,详细规划工作步骤、预期目标、评估标准等。2.针对重点工作任务,安排专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工作实际情况、面临的困难以及群众需求。3.建立工作任务质量反馈机制,定期对工作效果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对于只重形式不重实效的工作及时调整优化,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4.定期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际业务工作,详细记录遇到的问题,掌握基层工作难点梗阻,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强化与一线人员沟通,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工作。
5.问题类型:调研不实,成果转化率低
存在问题:对照XXXX关于“改进调查研究”“厉行勤俭节约”的要求,仍存在调研走过场、接待超标准等问题。1.调研工作“盆景化”倾向明显。比如,某次乡村振兴调研提前安排路线、指定受访群众,导致掌握情况片面化,未能发现基层实际困难。2.调研成果转化率低。近三年形成的35篇调研报告中,仅有6项建议转化为具体政策,部分报告内容空洞、操作性不强。
整改措施:严格执行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四不两直”调研法,建立调研问题“清单化”督办机制,要求年度内50%的调研成果转化为民生实事项目,并对成果转化情况开展“回头看”。
6.问题类型:文风会风不实不正、搞文山会海
存在问题:经对照检视,支部不断改进文风会风,提高工作效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文件材料有时存在内容不够精练的情况,实用性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