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5年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根据县委关于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工作的安排部署,本人对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岗位职责、县域发展实际及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从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责任落实、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查摆。
一、主要问题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方面。一是学习深度不足,系统性不强。学习前准备不够充分,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理论掌握不精准,存在“浅尝辄止式”学习现象。在2024年开展的作风建设专题学习中,提前通知准备相关学习资料,学习内容和重点由上级预先安排,未能自主拓展学习范围,对一些深层次的理论内涵理解不全面。二是学习成果转化不足,实践运用机制薄弱。对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存在“重学习、轻应用”倾向,未能建立有效转化机制。2023年针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相关理论学习后,仅在内部会议上进行了简单交流,未持续跟进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方案制定,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廉洁自律意识仍未有效提升。
(二)深入基层调研,务实工作作风”方面。一是调研深度不够,针对性欠佳。调研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对基层单位的难点问题了解不精准,存在“浮光掠影式”调研现象。在2024年下半年的基层调研中,提前通知基层单位准备汇报材料,路线和点位由基层单位预先安排,未能随机走访偏远地区基层站所,对基层工作人员办公条件、群众办事诉求等实际困难了解不全面。二是调研成果转化不力,跟踪落实机制缺失。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存在“重调研、轻落实”情况,未能建立健全跟踪落实机制。2023年针对基层单位人员编制紧张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后,仅向县委组织部提交了报告,未持续跟进人员编制调整方案的制定,导致部分基层单位人员缺编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三)精简会议活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一是会议数量偏多,质量良莠不齐。以会议落实会议的现象依旧存在,部分会议议题重复、议程冗长,缺乏实质性讨论。2024年二季度召开的县域发展工作会议,因前期准备不足,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等多个议题合并召开,导致单个议题讨论时间不足,基层单位反映“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具体”。二是活动统筹不到位,基层负担较重。对各类创建、评比、检查活动统筹欠佳,存在多头布置、重复考核的情况。2023年迎接“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平安县城”等多项创建验收时,要求基层单位准备多套台账资料,部分内容重复填报,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非工作负担。
(四)规范文件简报,优化发文程序”方面。一是文件质量不高,存在“照抄照搬”情况。部分文件缺乏结合县域实际的创新内容,直接转发上级文件或简单复制政策条款,针对县域实际情况的具体措施较少。在落实“新发展政策”要求时,印发的《县域发展指导意见》中,70%内容为上级政策原文,针对基层单位资金不足、项目实施能力薄弱等问题,未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二是简报信息“含金量”不足,存在“重数量轻质量”倾向。局机关内部简报种类过多,部分简报内容为工作动态堆砌,缺乏深度分析和典型经验总结。《工作简报》每月印发3期,其中50%内容是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对“县域产业升级”“基层治理创新”等改革试点的成效分析不足,对基层单位的借鉴意义不大。
(五)规范公务活动,厉行勤俭节约”方面。一是公务接待标准把控不紧,存在“细节疏忽”现象。对公务接待的细节管理不够严格,存在超标准接待、陪同人员过多等问题。2024年4月接待市领导视察时,因考虑“工作对接需要”,安排局机关中层以上干部8人陪同用餐,超出规定的接待人数;在安排调研用餐时,偶尔存在菜品剩余较多未及时打包的情况。二是项目建设和资源配置中存在“粗放管理”问题。在县域项目建设中,对资金使用的精细化管理不足,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现象。2023年实施的“基层单位办公设备更新工程”,因未充分调研基层单位实际需求,部分偏远地区基层站所收到的设备与办公场地不匹配,导致设备闲置率达12%;在物资采购中,存在部分物资质量不高、不符合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六)强化责任担当,克服官僚主义”方面。一是联系群众不够紧密,对群众诉求回应不及时。深入基层单位与基层工作人员、群众面对面交流较少,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解决效率不高。2024年春季开展工作后,收到多起群众关于“县城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的投诉,未第一时间组织专题调研,而是交由信访部门回复,导致部分群众重复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