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5年第一季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通过对2025年第一季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督查反馈问题的深入剖析,结合反馈的问题,制定本整改方案,力求精准施策,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存在问题剖析
1.产业发展瓶颈
部分村居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特色支柱产业,产业发展规模小、效益低,市场竞争力弱。例如,某村主要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缺乏深加工和品牌建设,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农民增收渠道有限。据统计,该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来自农业产业的部分占比高达70%,但农业产业的贡献率却仅为40%。
2.基础设施短板
一些村地区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网络通信覆盖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乡村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如XX村,道路狭窄崎岖,每逢雨季便泥泞不堪,农产品运输困难,影响了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利设施老化导致农田灌溉用水不足,粮食产量受到影响。网络通信覆盖差,村民获取信息渠道有限,电商等新兴业态发展受阻。
3.人才短缺困境
乡村振兴急需各类人才,但目前人才流失严重,本土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稀缺。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多为老人和儿童,导致乡村发展缺乏活力和创新力。据调查,某村40岁以下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高达60%,留在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5人,严重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升级。
4.政策落实偏差
部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未能精准惠及贫困群众和乡村发展重点领域。一些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在产业扶持政策方面,部分地区对产业项目的筛选和扶持缺乏科学论证,盲目跟风上马一些项目,最终因市场风险等因素失败,浪费了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