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2025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高新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以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为核心,围绕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管理和服务的全链条关键环节,打出知识产权工作组合拳,有力支持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获省督查激励,被确定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现将有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聚焦企业主体,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一)开展知识产权强企培育
1.完善培育体系。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梯度培育体系,制定《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培育标准与流程。建立动态需求库,通过企业调研、问卷收集等方式,精准掌握200余家企业知识产权发展需求。组织政策宣讲会12场、业务培训8期,覆盖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发放政策汇编手册2000余册。
2.强化精准服务。组建由知识产权专家、律师、专利代理师构成的10人辅导团队,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针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风险防控等薄弱环节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为**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专利布局规划,助力其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新增专利申请35件,成功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3.打造标杆企业。设立知识产权强企奖励专项资金,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示范优势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60余家,其中12家企业入选“国字号”示范优势企业,培育的鲁泰纺织凭借“高支高密纯棉面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中国专利奖银奖,发挥良好示范效应。
(二)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
1.优化政策引导。出台《关于促进高价值专利培育的若干措施》,设立高价值专利培育专项补贴,对获得中国专利奖、省级专利奖的企业给予20-50万元奖励。建立“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考核评价机制,将专利转化效益、市场价值纳入企业创新考核指标体系,激发企事业单位创新创造活力。
2.加强专业支撑。实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优扶强”计划,引进北京超凡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等11家优质专利代理机构,培育专利代理师46人。定期组织专利代理师业务培训与技能竞赛,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建立专利代理机构“红黑榜”,对服务质量高、信誉良好的机构予以表彰,对违规机构进行惩戒。
3.提升培育成效。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30个,投入专项资金1500万元。截至2024年底,全市拥有高价值专利1709件,获得专利奖60余项,其中**东岳集团的“含氟功能膜材料制备技术”专利群,实现产业化应用后新增产值超20亿元。
(三)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1.健全服务体系。成立“商标品牌指导站”10个,组建由商标专家、行业协会代表构成的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全流程指导。建立“商标品牌联盟”,吸纳成员企业80家,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推广,提升区域商标品牌影响力。
2.强化宣传引导。开展“商标品牌提升年”活动,举办商标品牌建设专题讲座、研讨会6场,覆盖企业负责人300余人次。制作商标品牌宣传视频、案例手册,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广泛传播,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3.推动品牌升级。实施“一企一标”“一业一牌”培育工程,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商标进行重点培育。设立商标品牌建设专项资金,对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给予50-100万元奖励。目前,国内注册商标达13632件,“周村烧饼”“博山琉璃”等地理标志商标品牌价值显著提升。
二、强化对接融合,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能
(一)加强院校对接,专利技术“高效转化”
1.搭建协同平台。与中科院联合成立中科科技成果产业化协同创新服务平台,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成果孵化基地等功能模块,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库,收录成果信息500余项。与**理工大学签订知识产权合作发展协议,共建“校地知识产权转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