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材料用典】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
【例文】历史上,睿智有识之士都深谙居安思危、临事而惧、慎始敬终的道理。后唐明宗年间,国家粮食连年丰收,内外相安无事,宰相冯道从自己的骑马经历出发,认为在地势险要之地往往“不敢怠于衔辔”,而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由此劝谏明宗要时时有临渊履冰之心,指出“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中国纪检监察报《临事而惧》)
【典故】出自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冯道传》,臣为河东掌书记时,奉使中山,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之常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