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委书记在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重要论述专题发言材料
同志们: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创造性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新时代社会工作的根本原则、价值取向、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基础保障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科学指引。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以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就其主要方面来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十一个坚持”:坚持X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十一个坚持”,既是重大工作部署,又是重大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坚持X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同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最根本的区别。只有在X的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们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X内法规体系。
(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我们要统筹推进,整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科学立法是前提,严格执法是关键,公正司法是防线,全民守法是基础,我们要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应对国际复杂环境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