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某区纪委书记学习《X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X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开展专题学习研讨,这是深化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X向基层延伸的必然要求。作为区纪委书记,我结合工作实际,从三个方面谈学习体会和工作思考。
一、深刻认识《条例》出台的重大意义,增强贯彻执行的ZZ自觉
《条例》的颁布实施,是X中央在新时代推进X的自我革命的战略部署,是构建节约型政府、廉洁型政X的制度保障。我们必须从三个维度深化认识:
(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ZZ要求。《条例》开宗明义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事关X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将反对浪费提升到维护X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战略高度。当前个别单位存在的"会议讲节俭、执行搞变通"现象,实质是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缺失的典型表现。如某镇在环保专项资金使用中,表面上压缩会议规模、精简文件数量,实则通过拆分项目、虚列支出等方式套取资金,暴露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投机心态。纪检监察机关要建立"ZZ监督+业务监管"融合机制,将贯彻落实《条例》情况纳入ZZ生态分析研判指标体系,通过列席民主生活会、开展ZZ画像等方式,重点监督"一把手"是否存在"重业务轻廉政"的错误倾向。今年对某局局长在公务接待中擅自提高用餐标准问题,不仅给予X内警告处分,更在全区通报其"把纪律规定当摆设"的ZZ偏差,推动各级X组织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入脑入心。
(二)这是深化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作风问题呈现出"隐形变异、翻新升级"的新特征。《条例》以"负面清单+刚性标准"构建制度铁笼,如明确"公务接待对象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会议场所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等37项量化指标,为精准监督提供"标尺"。去年我区查处某街道违规发放津补贴案件,正是通过财务监管平台比对"人均发放额超标2.3倍""发放时间与项目验收节点高度吻合"等异常数据发现的线索。这启示我们,要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线索推送"的智慧监督体系,整合税务发票系统、公务用车平台、政府采购网等12类数据源,建立"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培训费支出异常"等18个预警模型。今年已通过模型比对发现某单位虚开发票套现问题,涉案金额达47万元,真正实现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
(三)这是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战略举措。浪费与腐败如同"孪生兄弟",某局原局长张某通过虚增接待费用套取公款案件,生动演绎了"破窗效应"的腐败轨迹:从违规报销一包烟、一瓶酒开始,逐步演变为虚构接待事项套取资金,最终滑入贪污受贿深渊。《条例》将反对浪费纳入反腐败总体布局,要求建立"浪费行为通报曝光制度",这正是"三不腐"一体推进的具体实践。我们要构建"风腐同查"工作机制,在查办公款吃喝问题时,同步核查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在审查违规配备公车案件中,深入调查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今年查处的某国企"豪华装修办公室"案件,不仅追究直接责任人纪律责任,更顺藤摸瓜挖出其与装修公司利益勾结问题,涉案金额达280万元。这充分证明,只有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才能彻底斩断由风及腐的链条,构建清正廉洁的ZZ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