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副市长在全市大财政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大财政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关于财政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工作要求,系统部署我市大财政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改革创新思维破解财政运行难题,构建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新格局。刚才,市财政局通报了全市大财政体系建设推进情况,部分区县和部门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构建大财政体系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当前,我市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财政运行既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显效等宏观因素影响,又存在收支矛盾突出、债务风险防控任务艰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结构性问题。构建大财政体系,不是简单的财政管理方式调整,而是一场涉及理念、机制、手段的全方位变革,是破解财政困境、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大财政体系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障财政平稳运行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受疫情冲击、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我市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而民生支出、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持续增加,财政收支平衡压力空前。传统“就财政论财政”的思维已难以适应新形势,必须跳出财政看财政,树立“大财政”理念,通过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市场要素,拓宽财政增收渠道,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例如,某区通过整合国有资产、推进国企改革,三年间实现国有资本收益增长2.3倍,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构建大财政体系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能的必然要求。过去,财政资金分配存在“撒胡椒面”“重投入轻绩效”等问题,导致部分领域资金使用效益不高。大财政体系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零基预算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专项资金整合等手段,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建立“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机制,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例如,我市科技专项资金通过实施“揭榜挂帅”机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资金使用效率提升40%以上;同时,对连续两年绩效评价排名后10%的项目,坚决取消资金支持。
(三)构建大财政体系是防范化解风险、维护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市政府债务率虽处于安全区间,但部分区县债务负担较重,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大财政体系将风险防控嵌入预算管理全过程,通过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推行全口径债务管理、加强融资平台转型等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例如,对债务风险等级为“橙色”的区县,实施“一债一策”管控,定期开展债务风险评估;同时,通过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产,腾出更多资源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为经济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