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安排,4月中下旬,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实地走访了X、X、X、职工职业培训学校等单位,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商务局工作汇报以及邮政分拨中心、电商协会的意见建议。5月初,调研组赴X区、X区学习考察电商产业发展及生态建设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市电子商务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关键指标位居前列,2024年,全市网络销售额达13.49亿元,同比增长18.75%;农产品网络销售额2.07亿元,同比增长45.77%。网络销售额增速连续三年位居X市前列。市场主体持续壮大,全市网络交易单位超7000家,其中注册电商企业突破2000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8万余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已建成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省级示范园区、10个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及186个村级服务网点,成功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电商服务体系,建成“X”。跨境电商成效突出,2024年X跨境电商产业园出口额达4.02亿元、同比增长36.27%,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首创首成,连续两年获省级评估“优秀等次”。
二、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市场活力。
一是构建政策体系。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商发展工作,出台《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电商主体培育、农产品上行、服务优化、场景搭建、人才培育、品牌塑造。二是争取示范引领与资金。培育省级电商示范企业1家、年网销超千万元企业10家、年网销超百万品牌21个、“安徽好网货”产品17个,累计惠及企业100余家,带动近千户农民增收。近三年争取国家、省、市电商政策资金超400万元,支持农村电商示范县、跨境电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二)夯实基础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提升服务效能。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中国刷业电商产业园等载体,强化企业孵化、品牌策划、代运营、法律咨询等专业化服务。三年来服务企业700余家,孵化网销品牌40余个、企业200余家。二是完善冷链物流。结合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建设冻库5个,有效缓解优质农产品保鲜运输难题,畅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三是促进行业协作。指导电商协会成功换届,发展会员72名。协会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组织“电商沙龙”、“资源对接会”等活动20余场,推动企业抱团发展和技术共享。
(三)聚焦农产品上行,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创新融合模式。探索“电商+品牌”、“电商+市场”、“电商+文旅”等业态,聚力打造以“天柱山”为核心的天柱山茶业、瓜蒌籽、酒类等特色电商品牌。二是升级物流体系。建成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依托邮政建成日处理10万件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实现村级快递100%覆盖,山区物流时效缩至48小时内,物流成本同比下降12%。三是发展直播电商。引导50余家传统农业企业入驻抖音、拼多多等平台,组织线上线下促销活动100余场次。创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