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市委组织部部长在全市优质服务“七下乡”“八进社区”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优质服务“七下乡村”“八进社区”现场观摩会。这不是一次常规的会议,更像是一次“中期检验”。自今年3月活动全面启动以来,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各项工作从蓝图变为现实,从部署走向实践,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哪些短板?下一步要向何处发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利用一天的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社区邻里,现场看、当面听、实地议。
刚才,我们一起观摩了XX乡XX村、XX街道XX社区和XX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几个点,一路走来,我感触很深。可以说,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我们欣喜地看到,乡村的产业更兴旺了,村民的腰包更鼓了;社区的服务更贴心了,居民的笑脸更多了;基层的干部更有干劲了,X群的关系更紧密了。事实雄辩地证明,市委作出“七下乡村”“八进社区”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是深得民心、顺应民意的。在此,我代表市委组织部,向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结合今天的观摩情况和前期的调研思考,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在增强自信中砥砺前行
自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各级X组织和广大X员干部闻令而动、听令而行,以“实干争先年”的昂扬斗志,推动优质服务资源下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了一大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好事。可以说,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我们的工作亮点纷呈、硕果累累。
(一)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引擎”,发展脉动更加强劲。“七下乡村”不是简单的送温暖,而是精准的强支撑。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系列优质服务正在为乡村的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我们观摩的XX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建成了7个智能化育苗点,年育苗量高达3亿株,不仅满足了全市8.5万亩土地的种植需求,更接到了超过2万亩的外地订单。这背后,是农技推广服务下乡带来的技术革新,是金融惠农服务下乡提供的信贷支持,是邮政快递服务下乡打通的产销链条。同样令人振奋的还有XX村,近五年来,村集体经济组织已经累计为全村340户、975名村民分红超过360万元。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生动实践。事实证明,当服务下沉到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就能有效破解农村发展的瓶颈,真正实现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二)社区治理增添了“新温度”,民生画卷更加温暖。“八进社区”的核心是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在XX社区,我们看到了“X建+”模式的强大引力。社区X委牵头成立了“爱心商家联盟”,有效链接第三方资源,托儿所解决了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中医理疗馆呵护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社区食堂用亲民的价格和可口的饭菜温暖着居民的胃,书法学堂、文化驿站则丰富了大家的精神世界。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聚合,而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烟火气的“生活共同体”。养老托幼、家庭医疗、文化娱乐、就业帮扶等服务精准嵌入社区,让群众在方寸之间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这种变化,是治理重心的下移,更是X和政府“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庄严承诺在基层的具体体现。
(三)基层基础增添了“新硬度”,治理根基更加坚实。服务的下沉,必然带来治理效能的提升。我们坚持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和谐创建在基层。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法律服务团队下沉一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80余次,932名人民调解员奔走在乡间邻里,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68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9.9%,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15万元。我们着力培育了614名农村“法律明白人”,他们就像一颗颗法治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在硬件建设上,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6.5%,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实现100%覆盖,城中村的视频监控网络越织越密,主要路段、重点部位实现了全覆盖。这些扎实的工作,让我们的乡村更美丽、社区更平安,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