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镇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暨当前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干部大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用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头脑、统一认识;二是全面分析当前我镇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刚才,我们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求是》杂志上发表的《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这篇重要文章。希望同志们能够深刻领会,结合我镇实际,认真思考,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以理论清醒确保行动坚定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其核心要义就是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我们今天组织集中学习,就是要将“抓学习促提升”摆在首位,引导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在学深悟透中提高ZZ站位,在常学常新中增强能力本领。
(一)深学细悟精神要义,找准基层发展坐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以宏阔的视野勾勒出国家发展的时代蓝图,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全局工作的战略指引,为基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乡镇一级,虽身处治理末梢,但必须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局限,以“国之大者”的站位解读政策内涵。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这要求我们深刻思考我镇在区域经济网络中的独特价值——是作为农产品供应基地衔接城市市场,还是依托区位优势打造区域物流节点?只有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的“大棋局”,才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短视性。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更直接为我镇建设指明了路径。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意味着集镇建设不能只追求“面子”的扩张,更要注重“里子”的提升,比如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布局,让居民共享发展红利;提升集镇治理能力,需要破解占道经营、垃圾清运等“老大难”问题,通过“X建+网格”模式激活基层治理效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则要在保留乡土韵味的同时,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富民产业,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通过反复研读、专题研讨,全镇干部逐步明晰:只有把总书记的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坐标定位,工作才能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二)直面攻坚关键阶段,破除思想行动桎梏。当前,我镇正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爬坡过坎期”,既要防止脱贫户返贫致贫,又要推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改善等系统性工程,任务之重、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关键节点,思想上的“疲劳症”和工作上的“惯性化”,往往比具体困难更具杀伤力。部分干部存在“喘口气、歇歇脚”的松懈心态,面对新问题仍沿用老办法,比如在产业发展中照搬其他乡镇模式,忽视本地资源禀赋;在矛盾调解中依赖“和稀泥”的老套路,未能从根源上化解纠纷。这些现象表面是方法问题,实质是担当精神的缺失。破解困局,必须树立“工作争一流、名次争上游”的雄心。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项目建设中比速度——比如将农产品加工园工期从18个月压缩至15个月,在民生服务中比温度——让低保复核审批时限缩短3个工作日,在产业创新中比突破——培育出1~2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同时,要以钉钉子精神整治“三松”状态:对工作拖沓的干部实行“红黄牌”预警,对敷衍塞责的行为严肃追责,对创新突破的案例及时表彰。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激励约束,让“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