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镇纵深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现场部署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在**村召开这次现场部署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分析当前形势,对全镇下一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刚才,我们实地观摩了**村的整治成效,听取了他们的经验介绍,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深受启发、倍感振奋。**村通过“X员带头、群众参与、分片负责”的模式,实现了村容村貌的蝶变,这充分证明,只要我们思想上真重视、行动上真落实,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一定能抓出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整治提升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启动以来,我镇坚决贯彻上级决策部署,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的ZZ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全镇上下同心协力,村庄“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特别是像**村这样的先进典型,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镇X委、政府,向奋战在人居环境整治一线的全体同志、父老乡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差距。一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少数村庄还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现象,先进村和后进村的差距明显,全域整治、整体提升的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二是整治标准不够高。部分区域满足于“扫干净、摆整齐”的初级标准,在精细化管理、品质化提升上下的功夫还不够,距离“处处是景、入目皆画”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三是“反弹”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存在“一阵风”式整治,检查时紧、过后则松,前清后乱、边整边乱的问题屡禁不止,长效管护机制还没有真正落地生根。四是群众发动不够深入。部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强,“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的现象依然存在,“人人关心、家家行动”的共建共享氛围尚未浓厚。
同志们,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是“百千万工程”的底色工程,更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我们必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阶段性任务,而是长期性工程。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乡愁、发展产业的基础。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下定决心、下足力气,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全面掀起整治提升新高潮
刚才**村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下一步,全镇各村(社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结合自身实际,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具体要抓好“四个新提升”。
(一)聚焦“清脏治乱”,在全域净化上实现新提升。这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和前提。要下定决心打一场“清脏治M乱”的歼灭战,彻底清除视觉污染,还乡村清爽底色。一要全面清理存量。重点聚焦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田间地头、河塘沟渠等重点区域,对积存的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杂草淤泥等进行一次彻底的、拉网式的清理。我们要借鉴兄弟镇街的经验,有些地方在2024年就清理了房前屋后垃圾超过2075吨,清拆了违章建筑近3万平方米。我们也要有这样的决心和力度,给自己定下硬指标。我提议,到今年年底,全镇要实现主要道路、公共空间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各村要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清理时限,销号管理,确保清彻底、不留白。二要坚决遏制增量。核心是建立常态化的保洁机制。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