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也是一次精准的行动对表。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对于正处在绿色崛起关键时期的*市而言,这不仅是必须答好的“发展题”,更是必须扛起的“ZZ卷”。刚才,几位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
X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次我们集中学习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规条例,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提供了权威遵循。
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在于把握“两个关系”的辩证统一。其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彻底扭转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为我们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指明了根本方向。对于*而言,我们地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健康度,直接关系到重要江河下游数亿人民的福祉,我们肩负的使命特殊而重大。其二是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为我们破除“保护就不能发展”的思维定式,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提供了“金钥匙”。*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未来也在生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我们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关键在于扛起“一份责任”的ZZ担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责任是落实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正如《学习纲要》所指出的,要针对决策、执行、监管中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这警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不是可松可紧的“软任务”,而是不可逾越的“硬杠杠”。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决扛起守护一方绿水青山的ZZ责任。
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点在于践行“一种理念”的行动自觉。这一理念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ZZ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我们而言,不能仅仅将生态文明建设停留在口号上,而要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决策、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项目中。在产业规划上,要优先选择绿色低碳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生态空间的保护和利用,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在民生领域,要积极推广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理念,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习惯。只有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